倒卖购物卡"*牛"月赚6万称"最好季节"已来临
一张超市购物卡标价1000元,“*牛”以93折收购,再以97折出售,一转手净挣40元。距离春节越来越近,正是各种商场、超市购物卡“灰色交易”的旺季。蹲守在商场、超市门口的“*牛*”们在这段时间里月入万元是常事,要是生意做得大一些,能在这一个月里挣出6万元“拼缝儿钱”。 倒卖购物卡上揽生意 在崇文门、西单等商圈,无论是商场门口、地下通道还是公交车站旁边,都有举着一大串购物卡揽生意的“*牛*”。“现金收卡”的吆喝声并不大,但还是吸引了不少过路客的关注。上前询价发现,“行情”最俏的是商通卡,*牛给出的收购价是96折,家乐福等超市卡通常是93折收购,如果卡的总金额达到3万元以上,*牛可以出到94折。 “你有多少赶紧拿来,这会儿正好卖。”一位*牛自称姓刘,他掏出一张名片塞给:“北京最高价收卡,可上门,绝对保密”。名片上还印着号,“我要是没接,你把总数给我留言也可以。” “*牛”称收卡是产业 在某站上,一位署名“秋先生”的收卡帖标题十分醒目:“急求购200万购物卡”。帖中写道:求购商超购物卡,面值越大越好,5万以上全程上门取,20万以上提前预约,每月求购约200万左右。 “秋先生”很快接起了的。“5万以上上门取,不够5万麻烦您自己跑一趟。我们在好多地儿都有人收。”“秋先生”一边询问“到哪送卡最方便”,一边不忘给自己做广告:“我们这产业也讲究信誉,首先一点就是给您保密,不会多嘴问东问西。对了,您这卡要是量大能长期供应,咱们处久了就是朋友。” “秋先生”告诉,除了商场、超市的购物卡外,加油卡和各种充值卡他也收。“不过那些杂七杂八的卡片折扣更低,因为买的人少,有些9折或者92折收来,一张卡也就赚一两个点。” 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如果“秋先生”在春节前后的这个月能如愿完成200万元的“收卡工作量”,以平均3个点的利润计算,最高收益能达到6万元,即使算上那些“利润微薄”的代金卡,一月内赚上四五万元也没问题。当然,这门生意也有旺有淡,“秋先生”说,从元旦前到春节后的差不多一个月,正是生意最热闹的时候。 实名制对“*牛”影响不大 “像他这样的‘大*牛’都有固定客户,收卡都是十几二十万的收。”在某商场工作的范先生告诉,去年实施的购物卡“实名制”规定,并没有对“*牛*”的生意造成太大影响。 “1万元以上要出示和登记证件,你可以都买成1000元面额的,这样买和用起来都方便多了。”在范先生工作的商场,工作人员接待办卡客户时通常如此建议,“这种1000元的卡不用实名,适用于各种福利发放和赠送。” 而“*牛”们觉得,这门生意的“赚头”还在,只是操作起来比以前麻烦。“以前一张几万元的卡一次验完,现在还得一张张分着来。”不过,长期在崇文门一带活动的卡贩子“老魏”说,如果购物卡“实名制”进一步严格执行,他还真有几分担心,如果每张购物卡都能查清来源,会给卖卡的“大客户”和收卡的*牛都带来风险。“不过,现在看来影响还不大。” 窦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