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龙跃国诗人 [复制链接]

1#

龙跃国,号秋实斋主人,文学学士、哲学硕士,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导演专题班学员。生于年,甘肃永登人,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哲学院。著有诗文集《我是一匹北方的狼》。作品发表于《电影评介》《中学政治教学参考》《鸭绿江》《参花》《青年文学家》《澳门晚报》《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等报刊和网络媒体。

黄河谣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黄土地上的妹子哟

九曲黄河是我对你的一片痴情

我爱的就是你的黄皮肤

我看下的就是你的俊模样

黄河边上的妹子哟

断肠的花儿是我对你蓝茵茵的呼唤

走进黄河,我是黄河里的一滴水

走向黄土高坡,我是黄土高坡上的一抔土

黄色的水,黄色的土

滋润着我黄色的皮肤

赋予了我黄种人的精气神

母亲河

你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我

你用坚韧不拔的意志,把我挺立成

一棵浩瀚大漠中无畏无惧的胡杨

站在中山桥上,奏一曲《黄河大合唱》

走上白塔山顶,吼一声《黄土高坡》

黄河,黄河,黄河

你把我站立成

一匹凛冽寒风中不屈不挠的西北狼

你从巴颜喀拉来,在圣山雪水的摇篮中

九曲十八弯是你曼妙的身姿

滔滔不绝,滚滚东流

以千万年的蓬勃

弹奏一曲豪迈的绝唱

浊河,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公里的行程

是一幅逐页展开的美妙画卷

“几”字型的长龙

在北国广袤的土地上盘旋起舞

舞向渤海之滨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婴儿

静卧在母亲河的怀抱

尽情吮吸甘甜的乳汁

我的母亲河

牛大碗里滚烫着你的奶香

一碗兰州拉面,养活了我无数个日月

一勺辣妹子的辣,痛痛快快地

热辣辣了我许多个秋冬

走遍了大江南北

品味了五湖四海

唯有那黄河水

才能浇灌出地地道道的

我心上的牛大碗

四十多年来,远走他乡的冲动

一直在我心头萦绕

像一只奋力在天空高飞的风筝

那根牵引我的线

始终牢牢攥在你的手中

哦,母亲

不管我身在何处

流淌在我心间的血

永远是那一抹黄

黄河水,哗啦啦地流

白天,我踯躅于黄河桥头

流连在你的狂放不羁中

为你的万丈豪情所倾倒

夜晚,满天星辉倒映在你的怀抱

惬意地,甜甜睡去

我的心,恬静而柔软

什么样的女人使我等了又等

什么样的女人是我最长情的告白

你采集了青藏高原的冰雪滴露

正本清源

九曲连环,向我倾诉

五千年的柔情衷肠

你发源于青海腹地

告别昆仑,在时光的刀刃上

义无反顾,执着前行

只为渤海,只为太平洋

那片最广阔的蔚蓝

是,是这样的女人

柔软了我的心

是,是这样的女人

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是谁生育了黄河儿女

是谁在守护兰州蓝

是黄河生育了黄河儿女

是兰州,在守护兰州蓝

天蓝蓝,地蓝蓝

永远是我心中

那片最深沉的蔚蓝

作于年1月4-5日,原载年8月17日《澳门晚报》A7版。

船长,让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

——电影《芬芳》教育思想评析

电影《芬芳》以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为题材,反映年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党中央、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兰州新区为甘南州援建博飞中学(即兰州新区舟曲中学),痛失亲人的多吉、井晓晓、苗朗和云草四个高中生,在伟大而理性的师爱中,重振希望、茁壮成长并回馈社会的故事。

赈灾,意在救人,更要救心。博飞中学高二15班,是特别顽强、特别勇敢的双特班。本土教师江雨涵和从北京前来支教的心理学博士周瑞正是用大爱慢慢引导受灾学生逐步走出阴霾,让枯萎的花朵终于重新绽放。

一、教育要架起友谊的桥梁

井晓晓是一只在泥石流灾害中心灵受到创伤的鸟儿,她一直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始终认为“如果我拉住妈妈的手,她就不会死。这是我的错,我的错”。正是这种“错”,成了她心里的一块大石头。她不能从阴影中走出来,这个沉重的心理包袱便放不下。就在她无奈、无助的情况下,江老师和周老师出现了。一次,江老师征求井晓晓的意见,请井晓晓在饭后陪她去散散步,渴求母爱的井晓晓答应了。正是江老师用母爱打开了井晓晓的心扉,走进了她心中,用一颗心灵温暖着另一颗心灵。自此,井晓晓把江老师当作妈妈,紧紧依恋着她。虽然井晓晓的爸爸坚持“痛苦不就是人生的全部吗?”,但是周老师一直在鼓励井晓晓:人低着头,只能看到自己的脚;抬起头,才能看到这个世界。在江老师的温暖呵护和周老师的友谊鼓励下,井晓晓终于消除了与父亲的隔阂,唤醒了自信,健康而茁壮地成长起来。

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教师要播撒友谊的种子,最终结出胜利的果实。在我校届高三毕业生离校前夕,我为他们写作了一组诗,其中一首是《洁白的哈达洁白的情》:一条洁白的哈达/架起了一座友谊的心桥/托起了一句无言的祝福/扎西德勒!/一个暖暖的拥抱/融化了一双含泪的眼眸/传递了一份不舍的情谊/老师,再见!……

教育是两个生命之间的交流。教师的价值在于,因为你,学生才成为更好的自己。教育的本质是信、爱、望。教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生成知识、培养技能;教师要爱学生,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方面的爱,更是要把学生真正看作一个活生生的人。教师与学生既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朋友关系,而不只是主人与鸭子的关系;以相信为基础,在爱的光芒下,才能实现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即望。

二、教育要唤醒坚持的力量

苗朗因思念去世的爷爷而伤心不已,后来周老师请苗朗吃饭——苗爷爷搅团,最终苗朗将怀念爷爷的痛苦化作了成长的动力。是啊,只有时间才能缓解思念的痛苦。

立志考入北京舞蹈学院的云草罹患癔症,因“心伤”无法站立,终日郁郁寡欢,慨叹“我的世界变小了,它曾经很大”。周老师鼓励她:即使痛苦一路相伴,最终阳光和雨露一定会降临在那些坚信梦想成真的人身上。在一番坚持之后,老师和同学用爱、用梦想、用艺术唤醒了云草,帮助她战胜了心魔,能歌善舞的云草终于从轮椅上站起来了。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我曾遇见过一个放弃自己、破罐子破摔的学生,他老是在我面前说“我什么都做不成”之类的话,老是上课睡觉,老是不交作业。对他,我坚持在课堂上提醒他不要睡觉;坚持跟在他屁股后边催促他完成作业;坚持以讲故事和说道理的方式鼓励他振作起来、改变自己……慢慢地,慢慢地,我发现他终于有所改变。我顺势利导告诉他,人的改变尤其向好的改变是可贵的,坚持就是胜利。我之所以一直笨拙地坚持,只想向这个学生表明我对他是在乎的。正因为这种在乎,持之以恒的在乎,学生心灵的锁最终被打开了。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门通过一定的过程、运用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艺术。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正如“人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一样,教学也不仅仅只是应试的手段,其根本目标更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我要教会你们思想!”教师为学生打开知识之门的终极目标是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让学生敞开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思想推动自己的人生成长,用自己的思想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三、教育要点亮希望的光芒

阳光直率的多吉在灾后变得沉默寡言,易怒敏感,抑郁自闭,以至于试图用烧瓶残渣扼腕自杀。按照周老师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心理疏导,多吉更是如此。周老师指着自己的胸口说,“在这儿,可以开出更美丽的花”。后来,周老师带多吉回家乡,登上山头远望曾经幸福的家,多吉已去世的阿爸、阿妈和妹妹宛在眼前。山头上雄鹰飞过,飘落一片羽翼,正是雄鹰的羽翼给了多吉勇敢的力量,他终于说要好好活着。就这样,在周老师的精心润泽下,多吉慢慢打开了失去亲人的心结勇敢地活了下去,并最终成为一名白医生。

在我的影响下,我的一个学生很喜欢哲学,并打算在大学期间学习哲学。填报志愿前她特意咨询我关于哲学专业学习和就业前景的事宜,考虑到哲学抽象而深刻,她怕学不好,又因为哲学是传统冷门专业,她担心不好找工作。我知道,哲学是她的兴趣所在,她在哲学课堂上的表现很积极,并且考试成绩很不错,因此我大胆地鼓励她坚定学习哲学的信念,并为她分析了她所提出的两个问题:虽然哲学抽象而深刻,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爱好哲学并愿意坚持学习之,你肯定能战胜求学路上的各种困难;我必须承认,哲学是冷门专业,大学毕业后不好就业,我也承认,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既然你爱好哲学,那么你完全可以在大学期间着手报考哲学硕士研究生,将来你获得了硕士乃至于博士学位,就业自然不是问题了,你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认真听取了我的建议,毅然选择了哲学专业,目前正在积极着手报考硕士研究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自己想法的人,面对那些在人生路上迷茫的学生,我们要在心灵上向他们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给他们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期待,为他们点亮希望的光芒,那么,他们就都有成长的无限可能。

思想政治课、哲学课可以是单调、乏味而枯燥的,也可以是丰富、生动且深刻的,关键要看由谁执教。思想政治课、哲学课的首要教学目标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启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或哲学教师必须是一个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思想深刻的爱智者,他能让学生受到他的思想的熏陶,点燃学生爱智慧的激情,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大问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尽自己所能架起友谊的桥梁,唤醒坚持的力量,点亮希望的光芒,为受教育者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那么,每一个学生都很有可能成就与众不同的自己,每一朵枯萎的花都将会重新绽放。

/p>

[1]龙跃国.《我是一匹北方的狼》[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原载《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年1期(上旬·高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