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中国当代作家,他的多部作品流传甚广,至今都常年在畅销书的榜单上。
然而,在王小波生前,他的作品无人问津,屡遭出版社的拒稿,直到他去世之后,他的许多作品才得以被世人看到广为流传。
王小波写下的文字,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视为精神食粮。他的许多作品,不仅能够激励年轻人,更是能给成家立业的中年人带来无尽启发。
他的文字真实又扎心,在大实话中给人无限思考。
今天,我挑选了王小波书里经典的4句话,来看看王小波是如何用文字启迪人心的。
第一句
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王小波的这句金句,真实地揭露了中年人的心声。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喜欢广交朋友,参加各种饭局聚会,甚至在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不惜两肋插刀。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加,会发现很多当初的朋友都越走越远了,那些曾经一起喝酒的好哥们,一起逛街的好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大家越聚越少了。
而有些曾经一起打拼世界的兄弟,也在创业中因为摩擦而分道扬镳……
人到中年,越来越认清一个现实:许多人越走越远,世界上只有家人才是最珍贵的。
越是到了中年,越会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渐渐地,就不再出现在那些朋友们的饭局上,推掉了很多不必要的聚会。
第二句
不断地学习和追求,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啊,这件趣事无法从生活中去掉。
王小波的这句话,把很多人给点醒了。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学习是学生时代做的事情,步入社会后只要安稳地过日子就好,特别是人到中年,不再去学习进步,照顾好老人孩子就是最大的安稳。
然而,残酷的现实就是:你一旦停止学习和追求,就会被淘汰。
这一年多来,各大公司裁员的信息不断,许多原本靠着曾经的技术在岗位上游刃有余的中年人,被列入了公司裁员的名单。
你曾经以为的安慰,就是这样在你停滞不前中害了你。
活到老学到老,是一句充满智慧的古话。我们都应像王小波一样,将学习视为毕生的乐趣,从不停止学习和思考。
第三句
人经不起恭维,越是天真、朴实的人,听到一种于已有利的说法,就越会不知东南西北,撒起癔症来。
王小波的这句话,真实且扎心。
很多人听别人说几句好话就飘了,听到几句恭维的话就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然而扎心的事实却是:别人的恭维只是一时的奉承,在多数人眼中,你其实不值一提。
我曾经有个上司,业务能力一般却特别爱吹嘘,在一起饭局上其他部门的同事过来敬酒时一遍遍地说一些夸奖的话,这位上司就飘了,之后在工作中更是不把其他部门的人放在眼里,最终也因为一次项目上的失误遭到了报应。
越长大越明白,很多时候别人的话听听就行,做人更重要的是谦逊,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别人自然会看在眼里。
第四句
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都不要后悔。
很多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特别是到了中年,身上有太多的包袱和羁绊,想要完成自己理想更是难上加难。
比如我曾经有个同事想要辞职创业,却顾虑到家里刚生了二胎,害怕承担不起创业带来的风险,于是他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而他的想法也在一年后被市场上其他人实践出来,当时他非常后悔没有赌一把。
正如王小波说的,没什么事情是让你做了后悔而设的,一旦做了决定,就落子无悔,不管是好的坏的它都会发生。
与其事后后悔,不如事前就去赌一把,只有去做了,才不会留遗憾。
王小波的文字里,藏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以上的金句,只是王小波经典作品中的冰山一角。他的代表作《时代三部曲》中,更是有许多发人深省的文字,激励着在迷茫期的人,又点醒了在舒适区的人。
《时代三部曲》分别是《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它曾被入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
《黄金时代》中对xing的正面描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性的反思,深刻且内涵。《白银时代》中对未来世界的荒诞预测,其实是现代社会的寓言,在反讽与调侃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王小波的精神世界。《黑铁时代》中或荒诞离奇或拍案叫绝的故事,让人不得不佩服王小波的才华。
台湾作家张大春说,王小波可说是“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的第一人”。
作家麦家说:“王小波是一个靠思考在写作的人,我对他非常崇敬。”
在王小波的作品里,你总能找到触动你的故事和语句,给你力量与无尽启发。读完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再回看历史与现今,你会不得不佩服王小波的哲学与智慧。
这套时代三部曲,只需一顿饭的钱就能包邮买回家,点击上方↑商品卡,即可购买。
高晓松曾经说过,“以我有限的阅读量,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
趁这个双十一,买一本好书,读一读这位智者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