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生活中,我们都会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谚语来比喻一个人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也经常被引申为人一旦受过伤害就对类似的事物或事件十分惧怕。
安徽的王阿姨可谓是真正的典型代表,之前被蛇吓到,怕了可不止是十年。这15年来阿姨可是钱没少花,罪也没少受,每天都痛苦到不想活了。被蛇吓到其实也很正常,人们大多都害怕这种冷血的爬行动物,当时害怕一下也就过去了,怎么都过去15年了阿姨还痛苦到不想活了呢?
一朝被蛇吓
前段时间,经在天台打工的安徽老乡介绍,阿姨来到了我院心身科,向汤义平主任说起自己的病情。阿姨今年65岁,50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阿姨觉得实在太过闷热,就把门窗打开睡觉,没曾想半夜的时候突然感觉床上有一条凉凉的东西碰到自己,把阿姨吓了一跳,赶紧打开灯一看,竟然是一条蛇,阿姨当时就吓得大叫起来:“当时我看到这个蛇我就觉得整个人汗毛竖起来,手脚都发麻了,我想跑出去但是我动不了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大叫起来!还好我家里人和邻居及时赶过来把蛇抓走了。”现在想起当时的场景阿姨还汗毛倒竖,心有余悸。
一开始阿姨和家人也都没有把这个插曲放在心上,为了避免阿姨心里会害怕,家里人还给阿姨换了一个房间睡觉。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阿姨就再也不敢提蛇了,电视上看到也会吓到不行。慢慢地阿姨发现不对劲啊,一点点声音自己就会被吓到整个人开始哆嗦,还会手麻、脚麻、头皮麻,甚至舌头也发麻,就跟千万只蚂蚁在身上爬一样。那个感觉啊,实在是太难熬了。
全身发麻十五年
一开始是一个月大概发作一两次,发作一阵,这个发麻的感觉过去了就好了。后来就越来越频繁了,有时候一个星期就要发作好几次。每次延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有一段时间甚至每天都要发作。随之而来还有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有时候接连2、3天都不睡,人虽然很累,但就是不困,怎么也睡不着。
为了看好这个病,阿姨这15医院转,北京、医院也去过,每年花在她身上的就要10几万。这对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真是一笔不小的压力。但是反反复复的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诊断也下了一大堆,有周围神经病、脑供血不足、更年期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症等等,吃药、打针、吊水,各种检查、化验、测试,阿姨自己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了。
身体的不适+家庭经济的压力+对疾病的焦虑,阿姨每天都痛苦的不想活了,自己也试过偷偷把药藏起来,就不治了。但是,家里人哪里舍得说不治了呢,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阿姨好好吃药,好好治疗。这不,这次来到我院,家属也是千叮万嘱一定请汤主任好好帮忙看看,到底是咋了。
原是癔症惹的祸
接到这个病例,汤主任也被阿姨和家属的求治意愿感动了,这么远地跑过来,也挺不容易的。在接触过程中,汤主任也把阿姨的生活背景,发病后的生活模式改变,平常的性格特征都了解了一遍。原来阿姨家境清贫,丈夫患病,强打着精神辛苦劳作把整个家庭支撑起来,拉扯着孩子们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阿姨原本性格要强、强势,在家中是一言堂。孩子们成家立业后都各自在打拼,也较少回到老家和两位老人聚聚。自从被蛇惊吓后,全身就会出现麻木、蚁爬样不适,在孩子们经济条件改善后都孝顺地带着阿姨四处就医。
(图为汤义平带领大家一起大讨论)
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心身科对阿姨的情况进行了讨论,有年轻医师提出是不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啊,俗话说就是被蛇吓怕了,吓出的毛病。综合讨论后,汤主任认为:前期的症状是有部分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比如害怕、回避、警觉性增高,但后期的症状多集中在躯体的麻木、蚁爬样症状上,结合患者以往的性格特征,发病后的继发性获益,症状的多变不稳定性,应该考虑分离转换障碍(癔症)。
在给阿姨及家属做系统的心理治疗后,并对症处理了睡眠、情绪方面问题,阿姨的症状终于稳定下来,现在出院已经半个月了。今天,汤主任担心阿姨从安徽过来路途遥远太不方便,特地电话随访,电话里阿姨开心地告诉汤主任,目前情况还挺稳定的,这半个月都没有发过病。在电话中汤主任又给阿姨做了心理疏导和巩固。
(图为汤义平在和王阿姨做电话随访)
负性力量须及时宣泄
汤主任说:其实,每个人的心理都是具有力量的,心理的力量可以表现在各个方面,像王阿姨有一定的生活诱因,加之既往的生活背景,性格基础,在没有一个很好的心理支持、疏导下,将积蓄的负性心理力量表现为躯体的症状,表现为躯体的症状后又得到儿子们的同情、关心,使这个症状得以持续发展。在治疗的过程中,逐渐让患者理解发病的一部分机制,使她能够把自己的情绪更好的表达出来,让家人用更正确的方式去关心患者,达到一个家庭和睦、温情的气氛,从而促进患者更好地人格完善,达到完全康复的程度。
以后大家心里有什么千万别一直憋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宣泄出来哦!医院心身科祝您心身健康每一天!
供稿:E4汤义平
编辑:王为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