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生的经历,都会在身体中留下印记 [复制链接]

1#

在这里遇到灵*自由的自己

作者

肖然来自《脊椎告诉你的健康秘密》

点下面的图标播放音乐,愿能给您带来一份宁静智慧......

之前已经向大家解读了身体的语言,

即身体背部不同的反射区域的聚结、隆起、

僵硬等情况所对应的身体状况及病症,

那这些身体语言,

是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

这一切,都来源于我们人生成长过程中的经历。

人生经历,是我们人生宝贵的财富和资源,

这些财富和资源在帮助我们成长,

帮助我们完善自我而同时,

这些人生经历,

也记录在我们的身体当中,

让我们在合适的时候去仔细地阅读、学习并领悟。

下面,我就我多年的总结向大家陈述一下,

这些人生经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

记录在我们的身体当中,

并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婴儿的身体,是非常柔软且富有弹性的。

道德经中记载: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大意是说,你能守住你的内在专心致志而不分散吗?

你能让你的身体柔软得像婴儿一样吗?

你能让你的内心像明镜一样不染一尘吗?

婴儿不用智而合自然之智。

随着我们渐渐长大,

我们的身体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它就像一个账本,记载着我们一生的经历。

这里,我们翻开后背这一页。

因为后背,可以帮助探索我们的一生曾发生过什么。

脊椎由24块分离椎骨、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

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

骶椎在医学上也分五节,

只是这五节连在一起了,

统称骶椎[dǐzhuī]。

脊椎还控制着我们的五脏六腑,

我们五脏六腑各内脏的神经都是通过脊椎发出的神经去控制的。

脊椎上还贮存着我们各年龄阶段发展经历的信息。

尾椎和骶椎记录着我们的0~3岁;

腰椎3~5节记录着3~6岁;

胸椎11~12节,腰椎1~2节,这4节记录着6~12岁;

胸椎1~10节记录着12~22岁;

颈椎1节到胸椎10节记录着22岁到老。

01

尾椎、骶椎与0~3岁

0~3岁(在整个尾椎骨部位),

对应前面讲到的按图索骥中的骶骨部位正常躯体的臀部,

两侧很丰满,而骶骨中间是塌下去的,

这里既有肌肉,又不厚重,柔软,又能摸到骨头。

如果这个部位,一点弹性都没有了,

摸到的是干枯的骨头,

这个人在0~3岁肯定经历了很大的危险,

感受到很大的恐惧。

如果这个部位中间高于两边,

有很多肌肉,不硬,很高,

说明在这个年龄阶段经历过分离。

每个人的骨骼结构不一样,

大部分人这部分的骨头是凹进去的,

而也有少部分人这边的骨头是凸出来的,

关键是看这里的肌肉,

如果这里的肌肉很厚,

甚至凸出来了,就是有问题的。

这样的人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委屈感。

这里发生变形还有可能因为外伤引起,

也有可能是先天畸形。

外伤也能产生情绪,

但这个情绪和前面讲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影响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剧烈的疼痛,

会在内心产生一个恐惧感,

当遇到相似环境时,

身体也会有同样的反应产生。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0~3岁的幼儿离不开父母的哺育和照顾,

如果在这个阶段未得到基本的照料,

日后可能变得贪婪和具掠夺性。

很多心理疾病的症状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发展的,

例如自闭症、躁郁症、边缘型人格反社会型人格、自恋、强迫症、癔症,等等。

经过大量的案例发现,

身体上的这个区域正好对应着人的安全感。

骶骨的神经都通向生殖器,

而我们生命由哪里来?

生命源于睾丸产生的精子与卵巢产生的卵子结合成的受精卵,

都跟生殖有关系。

我们在胚胎时期或刚刚出生时有一些情绪,

会跟这里(骶骨)有关系,

这里叫无意识的情绪。

这个地方如果不通畅,

就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力,

你就会觉得累,容易疲劳在身体上,

容易得皮肤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失眠。

睡觉很容易机警,

有一点动静就会醒。

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安全感。

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我要注意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

当然,武林高手不同,

是因为武林高手已经把自己的经络打通了,

和周围连结了,所以一有动静,就会有反应。

当一个人是柔软、通畅的时候,

同样也会非常敏感,

对周围的环境的变化会有相应的反应。

有人会问,我现在得的疾病比如皮肤病,

都是长大以后的事情了,

跟小时候有什么关系呢?

有时候一个身体上的聚结要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相应的问题,

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如果这个区域有了聚结,

长大了身体肯定会出现问题,

只是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

02

腰椎与3~6岁

3~6岁(腰椎3~5节),

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髓。

肾中精气是人体的基本物质,

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这个部位堵塞,人的生命力就会降低,

会让人产生不明缘由的消极感、恐惧感、焦虑感,

总觉得自己不安全,

但是又察觉不到问题,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期待性焦虑。

这样的人情绪是非常复杂的,

他有时讨好,有时指责,有时打岔,

有时会无缘无故的发火,

有时会无缘无故的消沉。

恐惧性的情绪是我们的原始情绪,

它会转换转换成焦虑、愤怒、委屈。

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处在弗洛伊德所说的产生恋父恋母情结的“性欲期”。

人在这个年龄阶段要发展出自主接受世界看待世界、

从语言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环境的能力。

这个时候产生的创伤会很复杂,

即他觉得自己无论做得多好,都不够好。

于是,各种各样的情绪便产生了。

如果这里聚结很厉害,

就容易产生神经系统疾病,

如失眠,泌尿系统疾病,

如慢性肾炎、肾虚、腰疼,

还有免疫系统疾病。

因为这里已经开始影响生理神经了,

这些神经根汇集到我们的生殖器。

如果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恐惧,

会伤及到生理,这个人就容易得系统性疾病。

03

胸椎11~12节、腰椎1~2节与6~12岁

一个人腰部的第一椎到第四椎这部分坚硬并且厚起来,

我们就可以判断他6~12岁有一些事情发生过,

这里的事情一般都是分离焦虑,

而且是有意识的分离焦虑。

这里存在的焦虑是有亲人离开了这个亲人与他的连结特别深,

之后便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只要有分别,他就不能接受。

这里有恐惧,孤独的恐惧;

还有依赖,他会对对他好的人产生依赖。

6~12岁的孩子进入学校,

开始系统地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技能,

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没有体会到完成学习的乐趣,

会形成一种自卑感,

对自己失去信心,

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时期也是青春期的前期。

来讲讲我儿子吧,他现在就处于这个时期。

我刚到上海的时候,儿子九岁,

他在老家出生长大,

九岁之前一直在老家,

那时候,他是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当时我工作已经很出色,认识我的人很多,

家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

所以他在老家有很强的优越感,

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比同伴都强,

会把所有他认识的小朋友带家里玩,

把自己的零食和玩具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后来,他搬来上海,

环境改变了,他一个朋友都没有。

初到上海的时候,我是租房子住的,

他发现周围大部分人知识及经济条件都比他强。

他开始感觉压抑,产生了很大的不安全感。

体型开始改变,身体变胖,

肚子变大,臀部变小,腿变细。

我观察到这一点的时候,就决定买房子。

买好房子后,我开始培养孩子的性格,

给他输入安全的信息,

孩子开始有些改变,

但又发现,他走路开始驼背,

因为他觉得他和别人是不平等的。

我们只有在感觉和别人平等的时候,才会有自信。

我给他检查身体,

发现他的“弟弟不长,睾丸部位是黑色的,

而他原来这部位是白色的,

我一摸这个部位,聚死的,

那说明他有恐惧感。

而在他腰部,是高起的,说明有压力。

我给他治了三天,

后背变得平坦许多,瘦下来了。

后来我又想给他培养一个爱好,就是打架子鼓。

我告诉他,如果你有情绪,

就可以用打鼓来发泄。

以后他只要有情绪,就打那个架子鼓。

渐渐地,他开始长个儿了,

这一年当中,他长高了十二厘米左右。

04

胸椎1~10节与12~22岁

12~22岁,这个部位堵塞大都是跟情感伤害有关系。

这个年龄阶段人的身体不但外形巨变,

体内各种生理机能也迅速增强,

并逐步趋于成熟,

出现情绪和情感的两极化。

处于青春期,面临成年人的早期发展,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断对自己的社会身份进行着探索确认,

主要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和自我感觉的比较。

确立同一性,形成爱的品质,

是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

再讲讲我女儿吧。

她十四岁,比我儿子大五岁。

她到上海的时候,

和我儿子有一样的感觉。

有一次,我和女儿路过一座桥,

她和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掉了眼泪。

她说:“爸爸,我想从这桥上跳下去。”

我心里一紧,忙问:“为什么呀?”

她说:“我来到上海后,

我的生活没有阳光了,

我看到的天是灰暗的。

我没有朋友,没有伙伴,

我的朋友在老家,我一想起我的朋友,

就想从这桥上跳下去。”

十四岁,青春期开始,

她需要和朋友连结,

需要社会的支持,朋友的支持,要有一个归属感。

这个归属感,是她的朋友给的。

虽然父母能给她一部分,

但社会的归属感失去的时候,

孩子的内心就没有了阳光。

我就和她讲,我小的时候,

曾经也有过这样的感觉。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

被寄养到了北京新的家庭,

我对这个家庭很陌生,

这个家庭对于我的融入也没有表现出欢迎的感觉。

有一天晚上,我从这个家走出来,

在天安门广场走了一晚。

那个时候我也在想,死了算了。

我是那么的多余,

我在出生的家庭里是多余的,

所以生父生母把我送走,

而新的家庭也并不真正的需要我。

我就像一个风筝一样,

但风筝也需要有一个人拽着那根线。

那时我才发现,

追求自由,这句话是空的,

人是需要有归属感的。

我深深地记得,

我在这个新家庭中,

无意打碎了一瓶酱油,

我观察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观察着所有人的目光,

我发现他们是用嫌弃、排斥的目光看着我。

回头看自己的时候,

觉得自己是那么的不好,

就没有一点喜欢自己的地方。

于是,几年后,我就搬出这个家,

在外面租了间房子。

搬出来后,刻苦学习,自己生活。

每天要给我的养父洗衣、做饭、打扫房间,

我会做所有的家务活。

我拉着女儿的手,告诉她:

“你会有朋友的。

我从十几岁开始就离开了我的家,

离开了父母,现在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会带着你,因为你是我最重要的。

你可能现在没有朋友,

那现在我就是你的朋友,

你可以和我说任何的话。

如果你觉得心里不舒服,可以和我讲,

如果你现在有什么要求,

我会尽我的全力满足你的需求。”

我女儿哭了。

我买完房子后,女儿十四岁半,

我让女儿挑她自己喜欢的家具,

让她自己设计自己的房间。

我鼓励她去找朋友,

开始她说,她听不懂上海话,

她讨厌上海人,上海人说她是乡下人。

我告诉她/p>

“对。你就是乡下人。

你爷爷是乡下人,你爸爸是乡下人。

我告诉你,你也是乡下人,

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是乡下人。

所有人吃的饭,都是乡下人做的。

每一个人都离不开乡下人。

说你乡下人的,你问他一下,

他的祖宗是不是乡下人。”

我女儿刚到上海经常做梦,

有一天晚上,她哭醒了,

跑到我们的卧室里,抱着她妈妈哭,

我让她妈妈对她说一句话:

“我会照顾好我自己的。”

她妈妈一说完这句话,

女儿就说她没事了,扭头回自己的卧室了。

后来再也没有做过类似的梦。

大家说为什么呢?

因为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在心里爱着她的妈妈,

在潜意识里,她会担心她的妈妈,

担心她的妈妈受伤害。

05

颈椎1节到胸椎10节与22岁以上

22岁以上,

这部分涵盖12~22岁的区域(背部胸椎到颈部),

大部分都和我们的情感有关系,

比如和我们父母的沟通、和我们朋友的沟通,

都会反应在这一个部分。

这个部位大部分显示当下的情绪和能意识到的情绪,

比如我们当下发生一些事情,

就会反映在这个部位。

比如失恋,就会反映在心俞部位,

工作压力大也会反映在这个部位;

和老公有情绪可能反映在胃俞部位;

生活当中经常压抑愤怒会反映在肝区部位。

在这个部位没有年龄界限,

哪怕四五十岁的经历与情绪,

也会反映在这个部位,

这是有意识的情绪区域。

以人成长的时间作为研究和探索人类身心发展的阶段标准,

是一个相对常用而共通的方式。

联系到前面讲的身体地图,

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身体记载的信息发生在哪个年龄阶段。

这些是我的临床经验,

其成因还有待于进步研究。

我们的一生当中,

有很多的经历和坎坷的事件,

这些事件就储存在我们的身体当中,

这就是一个信息,一个能量。

当它储存在那里的时候,

它就会影响能量的通道,就会形成一些疾病。

我们摸不同的身体的时候,

会体会到每一个生命的不同,

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一个人身体很柔软,

但这不证明他没有创伤。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创伤。

一个健康的人,会因为他的创伤,

得到资源,得到经验。

正因为有这些事件,

他会更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更懂得去爱别人,关心别人。

当一个人,掉在过去的创伤中不出来,

他在以受害者的身份告诉你/p>

“我很痛苦,我有问题,

所以我才不负责任。”

这样的人,才是不健康的人。

每个人都有他的经历,

如果我们在经历和创伤中得到的是资源,

是经验和力量,是能量,

那么经历和创伤不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

相反,它丰富着我们的人生。

人体,是自然界与我们灵*的通道,

在我们的人生经历当中,

灵*会在身体通道中留下很多的划痕,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伤。

这些划痕我们不是要清理它而是梳理它。

当我们去梳理它的时候,

让它去它该去的地方去充实和美化我们的生命。

每一个经历,当我们回首的时候,

无论是多痛苦的经历,

里面都充满着爱。

当你看到每一个经历每一个创伤中那些正向的力量,

它就成为我们的资源,

成为我们的经验,

就会让我们的生命充实。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充实以为美。”

当你内心是充实的时候,

你的经验与能量也是充实的,

充实到你的空虚状态,

让你的能量特别稳定,

你就会美得发光。

“美而有光则为大!”

当大道与自然界连结,

你的生命力和自然界连为一体的时候,

叫“大而化之,之为圣!”

当我们的生命力,

大道和自然界连结的时候,就是圣人。

圣人是什么人?

是自然的人,而不是伟大的人。

伟大的人,是高高在上的人;

圣人,是“和其光,同其尘,而不同流”,

就是我们能融入各种环境,

与环境连结,与自然界连结,形成一个整体。

峰庐心里话:

了解自己的身体,

是走向智慧的第一步,

“身心灵”是三位一体的,

从身体开始不容易走偏,

比较容易走上智慧之路。

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

是很难把握生活的。

我在学习家庭系统排列的过程中,

有很多个案是与身体紧密相关的,

同样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成年人脊椎记录的信息。

当一个人积压的情绪被化解之后,

你会发现他/她的体态会发生变化。

这篇文章详细的描述了情绪在身体上的记忆,

我们不仅仅是惊叹身体的智慧,

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要重视自己的身体,

更要重视自己的情绪情感,

重视我们内心世界的成长,

不给自己的未来“埋雷”,

这样,生活才会越来幸福。

祝福!

有一种爱叫做点赞、点在看

-END-

?原文来自肖然著《脊椎告诉你的健康秘密——身心柔软与平衡的智慧》,书中系统的介绍了“身体的语言”,用大量的治疗案例进行详细剖析。图片及音乐来自网络,峰庐主人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由的地方,精神的滋养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