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考古,剖析“常识”中的思维和逻辑谬误·
大道至简
——对世界和人类思维复杂性的否定
一
常听人说:大道至简。就是说最高深的真理总是很简单的,简单得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你说那么多、弄那么复杂干什么呢?认清实质、抓住关键就行了。不要有那么多纷繁的思考,不要有那么多复杂的论证,“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简单就好。
道家说,世间一切,一个“道”字就可以概括;儒家说,一个“仁”字,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伟大领袖更牛,他说,“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很多人说“大道至简”原话出自《道德经》,但《道德经》中根本没这句。我曾请教一位文献学老专家,他告诉我,尽管《道德经》里没有,但《四库全书》中却多有所见,估计为明清时人所撰。《道德经》中虽无“大道至简”的原话,但意思却是有的。比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第四十一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第四十五章)。所以,说“大道至简”出自道家的思想,也是不错的。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最大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没声音,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就像没形象?为什么最直的东西看起来像弯曲的,最巧妙的东西看起来很笨拙,最卓越的辩才看起来笨嘴笨舌?总之,为什么“大道至简”?老子西去两千多年了,留下的这些哑谜也让人猜了两千多年。
我们古人没有严格界定概念的习惯,比如,人人都在说“道”,结果十个人嘴里有十个意思,甚至同一个人同一本书中,前后的意思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道”是真理的代名词。“大道”,就是宇宙真理的意思。
古代的圣贤们,对于“道”,往往直接提出,不加证明。《道德经》中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这个“道”,或者称为“大”的,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先天地生,为什么寂静而又空虚,为什么它独立存在而不改变,运行不已而不停息,为什么可以成为天地的根本,这些都是需要探索,需要论证的,但是没有。
《周易·系辞传》也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可是,为什么一阴一阳就是道?这也是需要探索,需要论证的,同样也没有。
该探索而不探索,该论证而不论证,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道在他们看来是无法言说的。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就是这么个恍兮惚兮、惚兮恍兮,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既然说不清,道不明,就不用说,不用道了。
庄子进一步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道是不能说的,能说出来就不是道了。这个断语一下,道就彻底神秘化了。既然先贤圣哲都无法言说,一般人也更无从探寻了,只能靠神秘的自我参悟了。
由此可知,在中国古代,道这个东西,只能依靠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来把握,不需要抽象思维,不需要概念、判断和推理。只可感悟,不可言说,所以就“大道至简”了。
二
在“大道至简”之后,还有一句“衍化至繁”。这句也同样不见于《道德经》,估计也是明清时代的人所撰。
古人不热衷论证道的本质,却非常热衷于这个“衍化”。《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衍化的意思;《易经》说“易有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是衍化的意思。总之,宇宙万物就是这样从道呀、太极呀里面衍化出来的。可是,为什么从道中可以衍化出世界来,又是怎样衍化的?这又是需要证明的,但同样缺乏证明。
当然,说我们古代的圣哲完全不去证明,也有些冤枉他们。他们中很多人还是力图去证明的,只是我们既看不到概念的演绎,也看不到逻辑的推理,只有神秘的直觉、感性的想象、随意的类比。
《易传·说卦》中说“天之道,曰阴与阳”,《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说,跟人和动物有雌雄公母一样,万物都分阴阳,都是阴阳结合的产物。这就是所谓衍化的依据。说实话,这只不过是根植于原始生殖崇拜的类比思维而已。有人说这就是朴素的辩证法,确实,够朴素的,都朴素到原始社会去了。可是,这又有什么高深玄妙的呢?你根本就无法解释阴阳二气怎样产生了万物啊。
宋代理学家邵雍推衍说:
“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成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观外物篇》)
这里面哪有什么概念演绎,逻辑推理,全是关于生殖行为的胡思乱想。所谓“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都具体到男上女下的性爱体位了。至于为什么阴阳相交,生天之四象,为什么刚柔相交,生地之四象,只有*知道。
名气更大的朱熹也推衍说:
“天地初间,只是阴阳之气。这一个气运行,磨来磨去,磨得急了,便拶许多渣滓,里面无处出,便结成个地在中央。气之清者便为天,为日月,为星辰,只在外,常周环运转。”(《朱子语类》卷第一)
这回不男上女下了,改用磨盘式了,谁上谁下不清楚,反正姿势古怪。宇宙产生就跟磨豆腐似的,阴阳二气就是两片磨盘,忽隆忽隆,磨得急了,甩出来的豆浆就是苍天日月星辰,留在中间的豆渣,出不去了,就凝结成大地。——你确信这就是探索宇宙本原的学问而不是癔症患者的胡话?
可见,古人对道的探索和衍化是极不严谨的。在他们看来,也用不着那么严谨,用不着那么逻辑,推出这个道本来就不是为了探究自然背后的奥秘的,而是要借天道说人道,搞天人合一,神道设教。
《易经》说的最有代表性: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措。”(《易传·序卦》)
太极就是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产生万物。万物分男女,男女成夫妻,夫妻生孩子,就有了父子关系。有了父子关系,就有了君臣关系,有了上下尊卑,就要制定各种规矩,来维护这种等级秩序。——绕了半天,图穷匕现,这套推演就是告诉大家:宇宙发展的终极目的是定君臣父子、别上下尊卑,没有自由,也不存在平等。
《道德经》也对道进行了衍化,在说了“道生一,一生二”之后,又说: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五十一章)
这段的意思是说,“道”生成万物,“德”畜养万物,使它生长发育,让它结果成熟,抚养它保护它。你看,它却一点也不骄傲,一点也没有统治欲,一点也没有支配欲。万物是它生的,可它并不将万物占为己有;万物是它扶助的,却一点不把扶助当成自己的功劳;道使万物成长,却不成为万物的主宰。道的品德是多么高深玄妙啊!
道家推衍出道的“玄德”,目的是什么呢?无非是要告诉大家,你看,道多么朴实,多么清静,多么无为,所以,人要学习和模仿自然之道,返朴归真。
三
中国古代所说的道,不过是生存之道,而非真理之道。所以,这个道是个伦理学概念,而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概念。所谓衍化,不过是各自贩卖自制的狗皮膏药。各家各派按自己的目的,各取所需,先有结论,再从结论反推:儒家推崇君臣父子、忠孝节烈,就说仁义礼智是天道;道家推崇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就说自然朴素是天道;法家推崇倚法重术、强势征服,就说自私自利是天道。罗嗦半天,实际上就是对上面的统治者说统治术,对下面的老百姓说生存术而已。
西方哲学则不一样,自赫拉克利特提出“逻各斯”这个类似于中国的道这个概念以来,思想家们就试图说清楚它究竟是什么。他们把研究“是什么”的问题称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并将它表述为一切思想、语言和经验的基础,是关于存在、本质、实体和真理的学问。西方传统哲学家都热衷构建庞大的理论体系,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来证明这个“逻各斯”。
在他们看来,逻各斯(即道)的存在是必须要证明的,正如上帝的存在是需要证明的一样。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是简单的、不证自明的的话,那不是道本身,而是探索道的出发点。比如作为欧几里德几何学起点的那几条不证自明的公理,比如作为笛卡尔哲学起点的“我思故我在”,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本体论、认识论,演绎出自然哲学、伦理学、*治学、美学等等。
我曾在书上看到有人比较中西文化,很权威地宣布:全部的西方哲学史比不上老子五千字的《道德经》,无论苏格拉底还是黑格尔,跟孔子相比不过是智慧上的侏儒!西方哲学家罗哩罗嗦,又是存在又是思维,又是现象又是本质,把事情弄得很复杂却又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远远不如一句简单实用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道理。——这样的论断确实大灭洋*子的威风,大长中国人的志气,可惜,全世界除了极端的民族文化优越论者,谁都不这样看。
事实上,作为存在、本质和真理,道从来不是简单的。当然,如果你把道理解为统治术和生存术,可以另当别论。大道如果是很简单的,那么,你既解释不了世界的复杂性,也解释不了人类思维的复杂性。
人类思维的复杂性是世界复杂性的反映,也印证着道的复杂性。道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言说的痛苦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言说或者无法言说。必须依靠系统化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才能试图解释道,并且对道的认识有一个在争论中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的哲学史和科学史,其实就是对道的言说史。换句话说,道,也是人类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得以呈现的,没有什么既定的、简单的真理在那里等着我们。如果真的大道至简,人类哲学史和科学史早就可以宣布终结了,因为据说中国的孔孟老庄在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终极真理。
四
所谓大道至简,并不是什么真理,也不足以成为真正的常识。大道至简不过是盲目信仰的产物——把古人没有逻辑性的语录真理化,从而逃避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并掩盖思维能力的不足。
对大道至简的信仰至少造成了如下一些后果:
第一,神秘主义。道简单得只可感悟,不可言说,造成了对道的神秘化。对道的神秘化,结果是把道的解释权交给了那些所谓先知先觉的圣人们,而普通人则难于与道结缘。这样,就为那些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的人随意“衍化”提供了空间,为装神弄*大开绿灯。
第二,反智主义。大道不证自明,一经圣人宣布,那么再去追问什么是大道就既无益处,也无用处。对这个既成的道,只需要去领悟,去施行,不能够去怀疑、去否定。事实上,真理不是不证自明,而是越探越明。某个时期公认的真理,后来极有可能证明是谬误。大道至简,等于宣布了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著作直接作废,几个上古圣人的大脑代替了所有人类大脑的运行。
第三,真理终极化。大道至简,就是说早就有个简单的终极真理被圣人发现,并且永恒化了。我们可以膜拜,可以解读,但不可以重新认识和发现,否则就是欺师灭祖,离经叛道。今天我们知道一个常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范畴,对真理的追问从来不应停止。
总之,如果你说的大道至简是指个人生活简简单单,心态平平和和,思想单单纯纯,知足常乐,我没有什么意见;如果是指真理是既定的、智慧是简单的,我就大大的不赞同了。相信大道至简,不仅不是什么高级的智慧,反而会使人失去智慧,因为它会取消我们思想的价值,使我们失去怀疑和批判的能力。
冒牌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