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专栏凡尔赛文学背后的心理学 [复制链接]

1#

fan

er

sai

wen

xue

凡尔赛文学

近期成为网络流行名词

指的是有人在社交媒体

描述自己的生活状况

先抑后扬

明贬暗褒

达到炫耀的目的

一句话概括“凡尔赛人”的文学观就是

“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

本期心理专栏将带领大家

从心理学的角度了解凡尔赛文学

NO.1

当设计师遇上了凡尔赛

NO.2

凡尔赛人马云

NO.3

生活中的凡学

凡尔赛使用三要素

先抑后扬,明贬暗褒,自问自答

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

此外凡学还擅长使用表情包

或是露出能显示高端生活的坐标等

那么

为什么会出现凡尔赛文学体系呢

NO.1自我满足,秀优越感

在这个言论自由的空间里,人们愿意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在这种情况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四层尊重需求便凸显了出来,人们表现“我很幸福、我比你强、我比你有钱”的欲望被激发了。马斯洛指出:“期盼社会对自己的尊重,是个人天性的需要。”而在网络社区中,秀优越感成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

NO.2自卑的心理

很多人虚荣心强的根本原因是自己不足够优秀,心理学上讲,一个人缺少什么,就看他炫耀什么。在人民生活日渐富足的当下,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出现,这让自我感觉十分良好的人们,深感越来越难以和其他人拉开差距,因此在秀优越的时候,还是“谦虚”一点更为稳妥。

NO.3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常被误解的复杂人格障碍,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力、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的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心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却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

NO.4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或癔症型人格障碍。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为主要特征。常以自我表演、过分的做作和夸张的行为引人注意,表现出高度自我中心。

我们都想做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想他人对自己投来艳羡的目光

想抵达更高更远的山峰

下棋者无论输赢

追求的都是下出“最善一手”

我们的人生

也理应有属于自己的“最善一手”

与其沉溺在精心铺就的幻象中

不如脚踏实地抓住身边真正的生活

把注意力转移到美好生活上

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本期心理专栏

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啦

心理工作部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