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前---培养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两岁以前的孩子,情绪感应非常灵敏,情绪管理也比较容易。父母在这个阶段要重点培养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和信赖关系,比如陪孩子玩耍,给孩子讲故事,和孩子一起睡觉等,这对孩子建立起与父母间的终生亲密情感关系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旦这种亲密的情感关系形成后,妈妈的一个眼神、爸爸的一个动作,孩子都能心领神会。妈妈有心事,或生病了,不用开口,孩子都能敏锐的察觉到。
现代父母大多非常忙碌,若父母没办法时时陪伴孩子,应该让孩子和其他亲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如家中的老人。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由其他亲人带大,如姥姥,当孩子回到父母身边时,父母就不能随便说姥姥的不是。因为,此时的孩子已与姥姥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父母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处于情绪分裂的状态,这对孩子的情绪发展和亲子关系的建立是非常不利的。
2-6岁--让孩子多接触自然
谁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很多家长就急着教孩子识字、算术、背唐诗。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很可能事与愿违,过早的单纯知识性学习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的认知思维过早符号化,不利于孩子天赋的开发。
6岁前的孩子是用非语言系统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这个阶段,应重点发展孩子的右脑,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尽量用形体、绘画和想象的方式来与孩子交流。
国外很多家长会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尽量不用语言来教育孩子,而是让孩子用眼睛、用心灵感受世界。比如对“苹果”的认识,当孩子还不会说话、不会用文字来表达时,他脑海中的“苹果”是一个个形象而生动的苹果样子。但是如果过早地让孩子生硬地认字,孩子就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苹果”这一语言符号,而无法形成关于“苹果”的形象记忆,这对孩子的右脑开发是非常不利的。
实际上,孩子在出生前,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远超过大脑实际需要的。而生命早期的大脑就像是一个大胆的剪裁师,随着出生后接触的刺激逐渐增加,那些经常受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就会被保留下来,而那些不经常被刺激的神经元细胞所连接的突触就会被修剪掉。如果一味地对6岁不到的孩子灌输知识,我们就容易以成年人的思维限制了孩子天赋的发展。
6-10岁——允许孩子犯错误
毫无疑问,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让父母真正操心起来了。他们普遍进入小学,开始面临各种升学竞争,人际关系也比之前更为复杂。这个阶段,父母要记住的*金定律是「要尊重孩子」、「要有耐心」。
刚进入小学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作息和学习压力,不能自觉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容易走神。此时,家长不能一味责备孩子,毕竟这一阶段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对孩子提过高、过急的要求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孩子的有些行为,在家长看来是错误的,但可能是孩子探索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比如,玩弄家里的药罐,到塘里捉鱼等,对于这样的行为,家长应合理引导,既不打击孩子认识世界的积极性,又要避免孩子受伤。
而对于孩子反复犯错,家长要抱着“理解”的态度,保持足够的耐心。家长可以试着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与孩子作约定,在孩子上下学路上对各种注意事项反复提醒。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形成习惯。如果孩子表现得不错,家长也要及时给于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也帮助孩子逐渐树立信心。
对于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就是过度责骂孩子。一味责骂不但起不了矫正孩子错误行为的效果,还容易伤孩子的自尊心,影响今后的亲子沟通。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避免其他亲友在场,不要说有辱孩子人格的话。
10-14岁——建立有效沟通
—10-14岁是青春期前的过渡阶段,由于真正的叛逆期还未开始,过去很多家长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但事实上,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会对青春期有直接的影响。
为什么说这个阶段重要呢?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虽然具有一些青春期的特征,但相比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而言,这些孩子的叛逆心理还不至于那么强烈。家长若能在这一阶段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方式,那么将来家长也能更自然地与孩子交往,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
10-14岁的孩子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是非价值判断,变得有思想,有主见,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与理解。此时,单面说教的方式已经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顶嘴、捣蛋、对着干只是表象,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孩子希望受
首先是构造分析,即在灌输交互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个别交谈。咨询员应仔细倾听来访者对生活态度的流露,从而发现并指出来访者与咨询员和其他人交流时的自我状态。
其次是交流分析。当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之后,就可以进行交流分析,咨询员应向来访者详细解释他所持的人生态度,并指导他建立起更现实和更适宜的生活态度。同时应指出来访者与他人交往受挫折时惯用的策略,使他懂得这些策略无助于实现自己的目标,是有害无益的。咨询员应加强来访者A的作用,使其摆脱P的专断要求和C的冲动性行为。但咨询员不应试图破坏某一人格结构或严厉批判它们的作用,如果某一成分从自我中被排斥出去,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P被排斥就失去了理智和伦理的控制,造成人格异常和反社会行为及癔症状态;如果A被除外时就成为自我结构失去统一性的精神分裂症状态;一旦把C除外时就削弱了本能带来的能量,成为教条主义和禁欲主义的强迫状态。
3.适应范围
TA提供了一种有系统的心理治疗,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理疾患(从日常生活的问题到严重的精神病),还可以用个人治疗、团体治疗、夫妻治疗和家族治疗等不同方式来进行。
在心理治疗这个领域以外,TA也能应用到教育方面,帮助老师和学生保持清楚畅通的沟通,避免无益的冲突,特别适用在咨询方面。TA也是机构中管理和沟通训练的好方法。许多种行业如社会工作者、警察、法官、经理人、人力资源师、培训师和牧师等都常运用TA。
举凡牵涉到需要了解人、人与人的关系和联系等各个范畴,都适用TA。
免费领取《心理咨询师百科全书》里面包括完全整心理咨询过程常用的心理测试量表!免费领取,运费到付!领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