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国儿童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国家卫健委6月5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年我国近视人口将高达7亿人之多,其中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3.6%,位居世界第一。
在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究竟是什么在偷走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呢?
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8.97亿,以青少年为首的学生群体占比最多,使用率高达24.9%,且使用年龄持续向下渗透。
据美国《心理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统计,正常情况下,人平均每4~6秒眨眼一次,即平均每分钟眨眼12.5次。除去8小时睡眠时间,一个人每天眨眼的次数大概能达到1.2万次。尤其是发育中的孩子,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各类屏幕,眨眼的频率将会减少到每分钟4-6次。直接损害孩子的角膜上皮,造成近视、短暂性的失明等症状。
其次,高亮度的手机屏幕也会损耗我们的视力健康。人眼能适应的舒适亮度是~勒克斯左右(室内的亮度一般为勒克斯左右)。如果是强光刺激,瞳孔会保护性缩小,引起瞳孔扩约肌痉挛,出现眼胀痛和头昏头痛。瞳孔缩小还会引起晶状体变凸,聚光加强,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
强烈的亮暗对比,也会引发瞳孔括约肌痉挛、视疲劳等问题。如看电脑不开背景灯、在黑暗中看手机等不良的用眼习惯。西安一男子就因为长时间在黑暗中玩手机而导致失明。
蓝光是电子屏幕释放出的蓝光的波长和紫外光接近是能达到视网膜的可见光中潜在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光。受到疫情影响,孩子们每天和各种屏幕形影不离,上课盯电脑,下课玩手机。在这种情况下接收到大量的蓝光,很容易造成视力退化,视物模糊,严重情况下可导致结膜和角膜发炎,破坏眼睛的晶状体,伤害视网膜。
激光类玩具一直被称为最危险的儿童玩具之一。有关医学资料证明,人的眼睛耐受的激光照射度只有0.5毫瓦,而激光棒的输出强度为3~5毫瓦,是人眼耐受程度的10倍。
在我们眼睛的*斑中心处聚集着大量的感光细胞,是人眼收集信息最丰富的区域,虽然只占视网膜很小一部分,但承载了90%的视觉功能,我们之所以能看清五颜六色的大千世界,正是因为我们有着良好的*斑功能。
如果激光类玩具直射入眼内,对焦在*斑,能量的累积仅仅几秒钟就可能会“烧死”很多*斑区的感光细胞,导致视力会急剧下降,如果经较长时间照射,甚至还会导致失明,最为可怕的是这种损伤是永久且不可恢复的。
但是,含激光器或发光二极管(LED)的激光类玩具因为其炫酷的外形,五光十色的光线深受孩子的喜爱,激光剑、激光枪、激光城堡等玩具因为可以营造出科幻电影中的科技感,一直市场大好。对于这类玩具的监管除了*府出台安全标准外,也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地引导和劝诫。
除了电子产品、激光玩具等物质方面会对孩子的视力会造成损耗外,没有接受正确的心理引导也是造成孩子近视的原因之一。
负面心理
紧张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包括父母争吵、家庭暴力、精神压力大等都会引起儿童视力障碍。成年人视力也与心理有关,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一种较常见的眼疾,视力会突然明显下降。
据辽宁卫视报道,浙江宁波一名9岁的男孩,在教室里听写单词时,突然眼前一片黑暗。医生发现,男孩的视力检测极不稳定,高值达到度,低值达到度。最终,其被诊断为癔症性弱视。儿童癔症性眼病是一种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精神障碍。这位9岁的小朋友之所以会有视力疾病,主要是因为在准备期末考试的过程中,给自己施加的精神压力过大。
跟风、模仿心理
电影、海报、大荧幕上关于戴眼镜的明星们数不胜数,她们在“眼镜广告”中所呈现的优雅和学者风度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与崇拜。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孩子因为好奇心尝试戴其他人的眼镜,久而久之,也会发展为近视。
面对日益严重且持续升高的近视率,许多家长对预防孩子近视眼方面无从下手,更不知道从哪方面应对孩子已经近视的现状?
·在预防近视方面,应选择光照稳定、无频闪的灯照环境下学习;
·尽量避免购买激光类等危害视力的玩具;
·多眨眼,不要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饮食上荤素搭配,少食甜品、辛辣食物;
·多参与户外运动,为眼部发育提供良好的光环境;
·作为家长,应为孩子塑造一个温馨、放松的家庭环境;
·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够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
根据人民日报的《科学防控近视指南》显示,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近视下降的前兆:
除了上述出现的主观情况外,父母也要观察孩子在生活中是否出现眯眯眼和凑近去看书的情况。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近视有治愈的可能吗?要想知道近视被治愈的可能性,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是近视?近视是因为眼睛中晶状体变厚,眼轴变长,光线不能像正常眼一样聚焦在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在视网膜前,造成视网膜成像模糊。所以近视并不仅仅是视力下降这么简单,它的本质是眼球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增长变大的眼球不会再缩小,变厚的晶状体也不会再恢复原有的形态。近视一旦形成就是不可逆的。市面上常见的角膜激光手术虽然可以使近视者摘下眼镜,但这只是改变光线的聚散来适应近视变长的眼轴,眼球本身的形态是无法恢复的。因此激光手术仅仅是视力矫正的手段,而非完全的治愈。通过激光来矫正视力的手术虽然较为成熟,但仍具有风险性和适用性。手术后虽然可以摘掉眼镜,看上去和正常的视力也没什么差别,但由于眼球在拉长的过程中会变的薄弱、晶状体增厚后会挤压眼内空间,所以近视的眼睛患视网膜脱离、青光眼、*斑变性等严重眼病的机率还是远远高于正常人。一些青少年本身存在轻微的近视,因为害怕对眼镜产生依赖性而拒绝配戴,以致造成视力下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在已经近视的情况下,不戴眼镜只会让眼睛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不仅不会降低度数,还会导致近视增长过快。事实上,眼镜只是只是一个工具,一种矫正视力的手段,不存在民间流传的“戴上就摘不下来”的说法。
戴镜后视觉质量提高,用眼疲劳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近视的进展。
如果真的近视了,不必过分担忧或自暴自弃,放平心态,坚持科学用眼,避免近视的加深。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