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穴是治疗胸胁痛,呕吐,泄泻,背痛等特效穴位,配阳陵泉穴、支沟穴治胸肋痛。风湿则补而灸之,风热则泻针出气。*门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门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自《针灸甲乙经》,足太阳膀胱经的第47个穴位。主要治疗胸胁胀痛,饮食不下,肠鸣腹泻,呕吐。
出处:《针灸甲乙经》:“胸胁胀满,……呕吐不住*门主之。”
*,肝之神也,阳热风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穴义:肝脏的阳热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阳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行。
*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缓解治疗呕吐、泄泻、背痛、胸胁胀痛等。
俯卧位,平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3寸处取穴。
*门穴配支沟穴、阳陵泉穴治疗胸肋痛。
*门穴斜刺0.5-0.8寸。
*门穴艾条灸5-15分钟,艾炷灸3-7壮。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皮肤由第八、九、十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重叠分布。
1、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胆囊炎,胃炎,胃痉挛,食道狭窄,消化不良;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症,癔病;
3、其它:心内膜炎,胸膜炎,肌肉风湿病。
临床用于胆囊炎、胃炎、神经官能症、癔症的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