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学硕士王婷全心全意的付出也是一种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王婷,应用心理学硕士,医院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专业。擅长:青少年心理咨询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等神经症的心理治疗。

性格温煦,咨询专业,深得患者及家属好评。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个时候,妈妈的手机响起来了。“喂喂?”慌忙拿起手机的母亲声音中仍然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

这是《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的一段描述,说的是“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愤怒者感觉讲道理太麻烦,想用更加快捷的方式使对方屈服,所以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

有来访者来“我平时对任何人都很客气,从来没和别人起过冲突,但是在我丈夫面前,我感觉我就像一个泼妇。”

很明显,这个来访者把愤怒当成了夫妻间沟通的一种手段在使用。好像我说服不了你,我就让你永远也无法战胜我。

和愤怒一样,所有的情感都有潜在的目的性,这种目的最终的指向都是“控制”,而这种控制尤其表现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

有来访者说:“我特别害怕自己犯错误,做错事,因为每次当我不听话,或者把事做错的时候,我母亲都会哭着骂她自己,说她自己不会教育小孩,还会扇自己耳光。”

母亲在用这种自我伤害的手段,让孩子内疚,让孩子听话。

通常我们很少会看到一个人在大街上撒泼,但是在亲密的家庭关系里,这种撒泼式的无理取闹,实则非常普遍。

除了愤怒、自责之外,全心全意的付出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手段。

很多父母自己省吃俭用,把好的都给孩子。会逆向传递给孩子一种愧疚感,用这种愧疚感去“听妈妈的话”,及至长大成人很久了,在重大决定上仍然是,不听爸妈的话就是对不起他们,愧疚大于理性。

活在情感控制世界里的小孩,是没有理性的。甚至不知道世界上还有理性这个东西的存在。

他们之所以没有理性,没有使用理性的勇气,是因为周围的环境,从来都不相信他们具有理性,从来没有给他们使用自己理性的机会。

所以摆脱情感控制的手段就是“敢于使用自己的理性”,武器就是抗争和勇气,抗争是敢于和父母对抗,勇气是敢于独自去面对世界。

我们要明白,那些使用愤怒、自责、过度付出的亲人,他们所有的情感行为本质上是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的一种表现。他们由于不相信自己,所以也不相信别人;对自己没信心,所以对别人也没信心。

一味的顺从和听话,不可能改善他们没信心、爱担心的状态。真正可以解救不安的父母的良药是,把他们的不安隔绝在外,不过度的接纳他们的焦虑。在自己的理性范围内,去行动和变化。用自己实践的成果,去破除他们的担心。

同时也用行动告诉父母,我们互相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距离和空间。尤其是自由做决定的空间。

龙应台在《目送》中曾经说过“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条注定要分离的路,该放手的人要学会放手,该离开的人要敢于离开!

医院24小时公益援助

-

一病区座机:

二病区座机:

应急小组随时出发,紧急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精神心理紧急事件。

医院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