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容易康复吗滕建群:打卫星是美导弹防御计划绝好实战机会
一颗2006年12月发射的失控间谍卫星(美国193号)正坠落地球,美国海*战船受命向对其发射导弹,使其在进入大气层前遭到拦截。美官员解释说,这样做,是为保证地球人财安全,避免残存剧*燃料污染环境。美国裁*代表向正在日内瓦举行的年度裁*谈判会议特通报此次用导弹打卫星计划,称此举是化解失控卫星对人类构成的威胁。国际社会对导弹打卫星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美国用导弹防御系统打击坠落卫星的计划一公开,立刻引来国际社会关注。就在几天前中俄还在裁谈会上联手提出防止外空武器化和防止外空*备竞赛条约草案,而美国当天就明确表示坚决反对此案,认为现有条约已经足矣,不必再谈新外空条约。针对美国此次导弹打卫星计划,俄罗斯国防部指责美国并没有就击落卫星的决定提供足够信息,认为所谓导弹打卫星是防*污染的理由不充分。俄塔社随后发表声明,此举隐藏着反卫星武器的测试准备,“意味着新型战略武器的诞生”。中国媒体则评论,用导弹防御系统打击坠落的失控卫星计划,与其说是美国“负责任”的表现,不如说是美国为测试反卫星武器找到难得的练兵机会。两位美国撰文指出,坠落卫星所带来危害不足以解释美国必须用导弹打它的做法。一位美国资深安全问题专家则写道:“卫星燃料是有害的,但我却觉得*府在编排故事,是想掩盖美海*首次进行导弹防御实战的真实意图。”笔者认为,用导弹防御系统打击坠落卫星,有其“负责任”的一面,但国际社会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坠落卫星确为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提供绝好实战机会。从国际惯例看,处置失控空间飞行器方法有三:一是听任坠落或让其成为太空垃圾;二是通过地面指令确保卫星坠落预定地点;三是利用航天飞机修复或收回。最普遍和经济的是第一种。此次美国动用导弹防御系统打击坠落的卫星在世界史上还是头回,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猜想。卫星坠落时间段与美国加快导弹防御计划的部署相吻合此次坠落的卫星重约10吨,相当一辆中巴车。和有些失控航天器比,它并不算大。1979年,美国78吨重“天空试验室”失控后坠入大气层,砸在人烟稀少的澳大利亚西部地区。2000年,美国17吨的“伽马射线观测”卫星失控后坠落太平洋。2001年3月,在外空15年、百位宇航员工作过的俄“和平”号空间站坠入太平洋,其上光载有的仪器就达到14吨。截至目前,对地球造成伤害的坠落航天器还没太多记录。美国此次兴师动众,耗资4000-6000万美元,几乎运用了导弹防御计划的所有单位和*火公司,说明其用意不仅仅是要打掉这颗10吨重的失控卫星,而是另有其他考虑。应该说,美国现有导弹防御能力远没达到百分之百水平。按照美国布什*府公布的导弹防御计划,美*将建成多层次、多*种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在陆上,美国已经在阿拉斯加等地部署了陆基导弹和雷达系统;在海上,美国已经把原来船队防空作战的“宙斯盾”系统加以改进,让其承担近程弹道导弹的防御作战任务。从层次上看,有低空导弹防御系统,主要依靠“爱国者”-3导弹,中高空则由海基“标准”3等导弹系统负责。仅从技术角度上看,美国提出的这个“天”计划还仍有相当多的难题需要解决。从导弹防御计划进展看,90年代末期以来,布什*府明显加大全球范围内推销导弹防御计划的力度。国际上,日本已加入其中,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均对导弹防御计划感兴趣;加拿大一直是美导弹防御的伙伴;英国等北约国家也支持美国。美国在捷克和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引俄罗斯的高度关注和反弹。国内,导弹防御计划也分陆上和海上多层次进行,美国先后进行数十次导弹防御试验,其中比较成功的是海上拦截系统。从2002年开始,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进入了快车道,特别是海上导弹防御系统在连续取得进展后更成为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计划,2008年美国还将在太平洋海域安排3次海上飞行试验,其中一次是与日本联手行动,主要是检验海*导弹防御战舰的技术能力,包括“标准”-3导弹本身、SPY-1相控阵雷达系统以及诸作战单位指挥控制能力等。因此,从卫星坠落的时间段来看,正好与美国加快导弹防御计划的实验与部署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