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WTO争端解决中国专家难以进入核心圈子zb2g4rtq [复制链接]

1#
大医院治疗白癜风

WTO争端解决中国专家:难以进入核心“圈子”


入世十年来,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性名单 内的中国专家共有19人。有多少中国籍专家进入名单,对涉及中国的案子没有直接影响,但间接影响不容忽视。在WTO争端解决机制里,所有贸易争端案件都要过 专家组 这一关,它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中国加入WTO十年来, 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性名单 内的中国专家共有19人,但中国籍专家参与裁决案子的机会相对很少,仅在2007年9月,指示名单上的张玉卿被WTO总干事拉米指定为审理厄瓜多尔诉欧盟和美国诉欧盟香蕉案第21.5条执行专家组成员,成为中国籍专家在WTO专家组中任职的第一人。为了探讨中国专家进入专家组裁决案子的意义以及机会多寡的原因,本刊采访了张玉卿、韩立余、龚柏华等指示性名单内的中国专家。 极为慎重 的名单选择2004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成员中首次出现中国人的面孔,他们是原商务部条法司司长张玉卿、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曾令良和华东*法学院教授朱榄叶。这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作为专家组成员审理将来发生的案件。 WTO公布名单是在2004年,真正的遴选从2002年下半年就开始了。 张玉卿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向WTO推荐争端解决专家,是WTO成员的一项重要权利, 根据这个规则,中国一入世就有这个权利,但怎么开展,选择什么样的人比较合适,当时还不太清楚。此外,当时中国还面临着许多更紧迫的任务,比如清理法律法规,落实入世承诺,还有2002年中国告美国的钢铁保障措施案,这些是当时最紧急的事情。 在这些火烧眉毛的事情处理了一段时间之后, 大家可以喘口气了,才把这个事拿上来。 张玉卿说,除了上述原因,当时国内WTO人才储备也是一个问题, 这要花一段时间,WTO的语言是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挑选的人最起码英语要非常娴熟,否则就没法承担工作。 张玉卿当时任商务部条法司司长,负责操作了第一次专家遴选。 包括我自己在内,要按照WTO要求审查资历,上报商务部批准。 张玉卿说,先通过内部程序推荐,锁定了3个人, 一下子不敢推荐太多,主要考虑到中国刚加入WTO,国内当时对WTO规则熟悉且著书立说的人还不多,一下子推荐一大堆世贸方面的专家,人家也不太相信。 张玉卿认为第一次推荐显得极为慎重, 还是想要把最权威的先推荐出去,过程很复杂,大致到2003年下半年才选定,然后报到WTO,等到宣布的时候就是2004年了。 指示性名单上中国专家人数的再次增加是在2006年10月26日,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董世忠和前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约法律司司长张月姣加入到了这个名单。事实上,为了加大在WTO的声音,商务部此次推荐还赋予了董世忠和张月姣更重大的使命。2006年1月,WTO争端解决机构负责 终审 的常设上诉机构中的一位成员去世,WTO开始寻找候选人来填补7人团队中的这一空缺。最初,WTO将各成员提交候选人的期限设为3月底,但中国要求延长期限至4月底。其间,商务部向国内各院校征集名单,最终向WTO推选了董世忠和张月姣两人。2006年6月底,董世忠到日内瓦参加了选举委员会的面试,选举委员会由WTO总干事拉米,WTO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三个理事会的主席等6人组成。从1993年担任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以来,董世忠已经手处理了170多个国内外商事仲裁案件。但遗憾的是,这一职位最终被一位更具实战经验的南非教授获得。2007年11月27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DSB)召开会议,正式任命张月姣为该组织的上诉机构成员,这是中国内地的律师首次在世贸组织中担任这一重要职务,她的4年任期从2008年6月1日开始,与来自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的其他3名资深律师一起分别接替即将退休的4名成员。由此张月姣从专家组指示性名单中撤出,2008年中国*府推荐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李恩恒作为专家组指示性名单成员,2009年WTO确定通过。尚无专业律师进入推荐名单前三次推荐的名额均不多,人数第一次大幅度增加是在2010年。去年2月18日,DSB例会正式决定,将中国*府推荐的李仲周、韩立余、杨国华、鄂德峰、张丽萍、李等6名专家列入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性名单之中。2011年10月25日,DSB又确认中国*府推荐的陈雨松、龚柏华、洪晓东、*东黎、史晓丽、索必成、张乃根、张向晨等8人为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名单专家。至此,该名单上的中国籍专家达19人。 WTO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指示性名单上的专家,一般都是从事国际贸易及与贸易相关领域的国际组织官员、*府官员、退休官员、有相关经验的知名律师、大学研究机构长期从事国际贸易法律的教授。 今年被确定进入WTO争端解决专家组指示性名单的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龚柏华对《瞭望东方周刊》说。根据商务部条法司向本刊提供的19位专家信息来看,商务部官员有7位,其中条法司3人、世贸司3人、*研室1人。 从目前的名单上看,纯粹学者背景的有8位,占40%。另外,几位现任或退休的官员也同时被聘任为大学的兼职教授。 龚柏华说,不过目前还没有专业律师进入中国推荐的专家组指示名单,可能的原因是他们还不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或相关的从业经验的要求, 但中国这几年WTO专业律师成长很快,相信在接下来的推荐名单中,会有专业律师出现。 间接影响不容忽视成为专家组指示名单上的专家之后,工作内容与以往的本职工作有何不同呢? 这份名单就类似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仲裁员名单。 龚柏华说。 在WTO争端解决机制中,专家组不是常设机构,不设办公室,仅保留一个名单,出了案子之后,根据规则由秘书处推荐,总干事指定3个人组成专家组。 张玉卿说。龚柏华认为,中国推荐专家进入专家组指示性名单,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WTO争端解决活动,是中国作为WTO成员的义务和权利。 作为WTO争端解决的推荐专家,应该按WTO规则来审理案子,不受所属国籍的影响,也不代表所属国籍的利益从事。 龚柏华说,因此有多少中国籍的专家进入名单,对涉及中国的案子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间接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如果中国国籍的专家能够广泛参与裁决案子,与同行交流,与WTO法律司等部门配合,这些经历都会间接影响到其他国籍的专家或WTO工作人员。 龚柏华说,WTO的案子尽管在法律上不具备判例法的地位,但实际上有着这种地位, 因此,中国籍专家参与裁定的案子的结果及推理,可能为涉及中国的类似案子所参考或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立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专家组成员审理案件,会给这一争端解决制度带入中国的思维、理解和文化,对于塑造这一机制的普适性和全球性是有帮助的,也会促进其更加公平公正, 中国专家组成员的增多,当然也意味着中国专家组成员审理案件的机会增多。 但迄今为止,中国籍专家中,仅张玉卿参加审理过厄瓜多尔、美国告欧盟香蕉案等两个案子,其他人暂时还未审理过案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