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柏
今天来了几个朋友闲聊期间说起了现在社会的种种无义行为,其实也就说个牢骚癔症话,不过仔细回味确是感慨万千,不由得想把自己对“忠孝义”的一些想法阐述一番。
首先说说“忠”,我个人认为忠可分为三种,其一:愚忠。其二:伪忠。其三:大忠。
所谓愚忠,就是由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封建思想遗留、以及无思无学的愚昧等一大部分人积极维护的一种盲目随从的一种忠诚方式。他们大多以自己忠于的对象为天,根本不会去思考所忠于的对象所做事情是否正确、合理,也许他们本身就没有分辨是非得能力,动不动就以主子一句话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把自己的生命当成主子的附属品,随时准备为主子赴汤蹈火。他们要为主子做对了就会锦袍加身,要是做错了就会替主当罪。这种人大多能得到主子看重。他们多属于精神无依赖、从而以主子的思想为思想。历史上这种人往往能成就主子的业绩,所以多能得到主子的褒奖和推崇。就这种人而言是又可爱、又可怜。任何时候的掌权派都喜欢这种人,但现代社会这种人已经凤毛麟角。
其次说伪忠:有句话说“大奸似忠”。如果一个人能让所有人认可而没有工作、社会成绩,那么此人有可能是大奸之辈。这就要看这种人有什么目的了,如果仅仅是贪图虚名小利也没有什么大碍,但如果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那就可怕了。这种人大多能不着痕迹,让别人找不到瑕疵,注重礼节、仪表、在集体相处时能很好管理自己嘴巴,与人单独相处时却会高谈阔论。因为在人多时怕引火烧身不敢多言,单独相处时又想表现自己的仁义以扩大自己的范围以便有利于自己。这种人会给人恩惠、身边环境良好,但终其一生不会有所成就,他们所有拼搏奋斗只为自己。没有理想和信仰,可谓自私自利之辈。这种人往往会用自己的人脉对所在单位、企业等地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有时是颠覆性的。现代社会这种人大有人在数不胜数。识别这种人其实很简单,哪个当权人物不能德才兼备却能神通广大、风光无限,其人必是以拉关系走小路为荣的“伪忠”者。这种人都善于拍马溜须,公事不一定能办好,领导的家事、私事一定勤于奔波。不过水清则无鱼,领导也需要这种人!
再说大忠:大忠之人必有大智慧、大胸襟、虚怀若谷。大忠于无形。他们大多胸有成竹,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大悲于社会,大智于执政者。不会急功近利、能省时度事。这种人性格大多不可确定,难以捉摸、甚至古怪,因为他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调整不同的面对方式。这种人除非遇见伯乐一样的上级,要不然必会受排挤而无用武之地。因为这种人的深不可测会让上级以及身边同事心中无底悠悠然。识别这种人的方式也简单,那就是为了生存你可以离开他、不需要他,为了生活的乐趣你每每想起他。这种人能无形中给人以力量、化腐朽为神奇。这种人一般不会从心里赞同别人,一旦赞同将会是很久不会轻易放弃。这种人即便现在社会也很多,但是能机缘巧合种种因素融合得以有施展抱负的也是不多见。“忠”字上“中”下“心”,所以大忠者首先心要正,只有心正理想信念、信仰以及你辅佐的上级才能行之正!
姑且把“孝”也分为三种:其一:愚孝。其二:伪孝。其三:大孝。
愚孝也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延续。中国家庭将“孝”看的很是重要,其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社会体质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结构,就是领导者要象领导者、父母官要像父母官、家长要像家长、子女要像子女,谁都不想自己老无所依。所以“孝”是几千年来不能推翻的人文铁律。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教育子女,用物质来呵护子女期望子女听话,老来不要忘本而侍奉自己。从而给子女扣上家族舆论、社会压力等紧箍咒,作为子女以听话、百依百顺、言听计从来解压,希望用此来解脱放下精神包袱。子女可以无知、可以贫困、可以无所事事、甚至可以仗势欺人行霸道之事,只要能在家长面前毕恭毕敬就能得到大家相对理解或可以“孝”原谅。
伪孝就不用说了,应该谁都知道。就是人前人后两张皮,让别人知道他做了很多事、很听话,其实用心险恶,别有目的。目的不过以下几种:为了家产,为了前途,为了虚荣,大伪之人能让当局者都受之迷惑而听之任之。识别伪忠也很简单,那就是看子女对父母的思想、才艺、生活方式等有没有延续继承。对比之下一目了然。当代社会父母和子女对簿公堂的屡见不鲜,一般家庭父母如不是恼羞成怒谁会和子女反目成仇,要知道中国人的面子和命是等值的。可见伪孝之流一直都存在!
大孝
之人都能理解父母的做法,能延伸长辈的思想,继承长辈的才艺,从而超越。大孝之人不会在失去亲人后动不动嚎啕大作,人前不会流泪。因为他们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应该振兴家族光宗耀祖。如果尽在人前嚎啕了怎么去延续长辈的思想,更不要说超越?即便伤心也在无人僻静处。不用心去做怎能使长辈安心、怎能光耀门楣,大孝之人不一定什么事都对长辈听之任之,也不一定和长辈危襟正座,也不一定敢怒不敢言,那样你面对的不是长辈而是佛像。是做给人看不是做人,要既有长辈的遗传因素还要有自己的独特人性,这样才能青出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义也可分为三种:其一:物义。其二:情义。其三:心义。
人在社会大家庭生活不能不讲义气,最基本的就是物义。义气来源于江湖也就是社会,我个人认为是一种草根文化形式。在社会上生活不可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也就有了义务。有句话叫“江湖救急”,就是用物资或金钱去帮助朋友,如果你没有“江湖救急”你就会被视为不讲义气。但是有些人并没有想过自己是否曾经“救急”过朋友,或者要求“救急”的事情超越了“义”的本质,而盲目就给别人下了定论。往来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现在社会这种人多如牛毛。更有人打着“义”的旗帜控制、忽悠、甚至公然掠夺自认为朋友的人。物义是基础之义,也是最容易被扭曲变形演变成无义之义。
情义范围广博,可以是亲人、朋友、家族、同学、战友、等等。但是有必要前提。那就是要有过共同的经历,彼此有着一段相同的记忆,有一定的共同点及默契,否则就是虚情假意。情义超越了物义,在没有任何物质基础或互利关系上有雪中送炭给对方的冲动,时常有相聚一起侃大山而不计较酒水茶点的激情。现在社会常有什么什么聚会就是如此。也有的会为了情义大打出手成双成群伏法等。情义是纯洁的、是不可亵渎的,但也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情义。有的人利用别人的情义去某一己私利,到头不但断送自己的情义也伤害了别人的情义,以至于让本来有情义的人用怀疑的眼睛去看待原本无暇的真情实意。情义的本质是没有互利因素的基础往来或帮助,但是要对互助和互利加以区分!
心义就不一般了,他就和“道”一样无影无形,只能感觉。那是一种大义,能无所不在,是一种精神思想上能无限振作向前,吐则成云呼则为气幻化无形,身心具泰......总之我也说不好。这种义可遇而不可求,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能遇见,属于希望类。
中国的阴阳学告诉我们世间什么事情都有两个面,人心也是。一念为正一念为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环境和经历不同所以产生的思想和行为也不尽相同,正亦邪、邪亦正,事情的一方大于另一方小于的一方就会面临覆灭,我们能正确对待理解、融汇贯通就是人生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