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如果让你想出一个美到雌雄莫辨的人物,你会想到谁?
我相信,中国的大部分观众会想到张国荣的程蝶衣和林青霞的东方不败。
程蝶衣的性别混淆,多半是时代的塑造和艺术家对角色的理解与诠释,人生如戏,他却将戏演成了人生,既心酸又可敬。
而徐克版的东方不败则不同于金庸笔下“欲练神功,必先自宫”的练功狂魔,他变作女人,才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可惜飞蛾扑火般的恋情不为世所容,令狐冲也不能接受他的欺骗,看着他坠下黑木崖。
我今天要推荐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位少年跨越四百年的一生,在沉睡中完成从男到女的蜕变的荒诞故事。
在富于冒险精神的伊丽莎白时代,奥兰多是粗犷豪迈的男子;在风云突起的17世纪,奥兰多是沉思默想的隐士;在安妮女王时代,奥兰多是文学茶会上男文豪身边的女崇拜者;在多愁善感的维多利亚时代,奥兰多是爱脸红、易晕倒的穿着衬裙的女人。
这部作品是二十世纪初期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奥兰多》,是献给她的“密友”维塔·萨克维尔·韦斯特的“情书”,更是伍尔芙献给文学的“情书”。
同名电影是年由蒂尔达·斯文顿主演的(没错就是演古一的那个女演员)。
弗吉尼亚·伍尔芙
作为著名的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伍尔芙患有癔症,不知这是否与她的文学风格有关,而最终也因此病自杀。
她被誉为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这与她生活的时代密不可分。彼时(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是国际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争论的焦点是要求两性平等,女性可以获得选举权。而伍尔芙的小说则借人物展现了时代风貌。
那么我们可以看一看这部小说,读一读简介也许你会感叹:网文都不敢这么写!这也太超前了!
01从男到女,跨越四百年
少年时期的奥兰多
故事要从十六世纪说起。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任君主,伊丽莎白女王行将就木,而血统高贵的美少年奥兰多成为女王近侍,受到宠爱。伊丽莎白女王伸出枯骨般的手指,希望他成为自己“老年时的儿子、体衰时的拐杖、生命危浅时可依靠的大橡树”,赐予他的家族宅邸和财富。
青春美丽的面颊承载了女王对生命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
随着女王死去,詹姆斯国王的登基庆典上,奥兰多结识了随俄罗斯大公前来庆贺的萨莎公主,这位喜欢男装的俄罗斯丽人轻易地虏获了他的心。两人之间的感情纯洁剔透,奥兰多甚至逃离婚约与公主相约私奔,然而十二点的钟声敲过,公主仍未前来。
奥兰多与萨莎公主
心碎的他意识到自己被负心的公主欺骗,失恋亦失宠。本想醉心诗歌,结识文学家,却反被庸俗的作家格林写诗嘲讽,失望的奥兰多隐居乡下的庄园几十年,却恍如一日。
由于忍不了罗马尼亚女大公的纠缠,他终于请缨到土耳其担任大使,却在自己的升职庆典上昏睡七天,醒来已是女人。
醒来后的奥兰多离开官场,混迹于吉普赛人之间。返回英国后,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追求“生活”与“恋人”的她,沉迷于贵族夫人们举办的沙龙,但总感觉怅然若失。
进入维多利亚时代,奥兰多向时代精神妥协,并嫁给了一位骑士出身的船长,并生下了自己的孩子。而她的诗作《大橡树》亦已出版,广受好评。
奥兰多与丈夫
到故事结尾,奥兰多来到了伍尔芙成书的年。她回到有四百年历史的祖宅,来到大橡树下,回顾她对文学和诗歌的永恒的追求,蓦然发现,那只从孩童时期就萦绕在她梦中的那只野鹅就是她存在的意义,而那只野鹅就是她苦苦追寻而又回归原点的生命真谛——她的《大橡树》。
02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
柏拉图曾经在《会饮篇》中讨论对爱情的定义,借前来宴饮的宾客之口讲出一个故事:“最早的人类都是一半男性、一半女性结合在一起的阴阳人,而神忌惮阴阳人的强大,从而用神力把他们劈成两半,由此有了男人和女人。”
被劈成两半的人努力寻找另一半身体,找到自己的爱情,这或许就是后世称伴侣为“另一半”的原因吧。
引用这个故事,是因为伍尔芙的文学思想也认为,伟大的作家在思想上是“雌雄同体”的。
那句著名的“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的”就是伍尔芙在《自己的一间屋子》中提出的,用以论证那些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品兼具男女两性的特质:“我们每个人当中都有两种力量在统辖着,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在男性的头脑里,男人胜过女人,在女人的头脑里,女人胜过男人。正常而合适的存在状态,就是在这二者共同和谐地生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之时。”
在奥兰多一生的叙述中,作家有意模糊奥兰多的性别,或者说,模糊他/她身上的男性与女性气质的界限。除了将“他”变成“她”,对文学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死亡的思考,依然是奥兰多思考的首要问题。
而奥兰多最初变为女人时,居然没有任何不适,而是仅仅是坦然接受这一事实。
在他是美少年时,“名叫抱负的泼妇、名叫诗歌的女巫和名叫名望的淫妇”等男性社会衡量成功的世俗标准,携手扰乱他的心神;在他成为女人后,他面对的却是“纯洁、贞操、谦恭”三位女神,即男权社会为女性设立的道德标准。
但他通过两次沉睡七天的涅槃(我猜测七日与上帝创世有联系),摒弃了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诸多定义与束缚,作为一名融合两性优点的女性获得重生,也宣布她完美人格的实现——思想上的雌雄同体。
回到故土的她感到自己“长大了”,而在此时,她的诗作也获得文学界的好评,获得了世人的认可。
03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
奥兰多在现代
奥兰多生活的时代跨越四百余年,而最终年时,奥兰多的年龄依旧为三十六岁。
作者在书中讲述为“有些人虽然活在我们中间,但我们知道他们已经死了。有些人虽然已经拥有了生命的形式,但其实他们还并未出生。还有些人虽然已经活了几百年,却自称只有三十六岁。”“一个人寿命的长短,永远存在争议。”
这体现出一种非线性的时空观念。这或许与“心理时间”与“空间时间”的区分有关,代表着人生阅历的“心理时间”被认为是“纯粹的时间、真正的时间”,当我们越是进入意识的深处,“空间时间”的概念就越不适用。
生命的意义取决于生命的宽度而不是长度,也就是所谓的“人生时光与物理时间不等式”的原理。生活的意义化、生活内涵的丰富性可以延长我们人生的物理时间。
或许你会好奇,我们为何在这个时代,阅读这样一本“开玩笑”式的小说。
就像五月天在《雌雄同体》中唱的:“我可以是男女,可以漂移不定……只要你爱上我一切都没问题。”
就像奥兰多跨越了性别但灵魂本质没有改变一样,希望我们面对他人时,看到的是那个人,他/她的本质,而不仅仅是她/他的性别。
(图片来自豆瓣和时光网,侵权即删)
参考文献:李萌,弋睿仙.雌雄同体背后的死亡——论伍尔夫《奥兰多》中的死亡意识[J].外语学刊,(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