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可悲可叹范进中举喜极发疯,却反映了当时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01前言

“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日中而移,月盈而亏。”

小时候,我们在课文中都曾经听过范进中举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并不负责,想必许多人都清楚:无非是一个苦读多年的穷秀才,一朝考中举人,成了人人敬仰的举人老爷,却不料因为兴奋过度,最后高兴到发了疯的故事。范进中举也正是出自《儒林外史》中的一个故事。

话说在明朝时期,有一个名为范进的落魄老书生,为了追求功名,从年轻开始,几乎每届科举他都参加,但就是考不中。从少年考到中年,再到垂垂老矣,等他变成一个将近50岁的老翁时,可即便如此,他也绝不放弃希望。就是这样一个颇为执着的书生,考了这么多年,他也依旧只是个穷秀才。而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经历,也就成了旁人口中的笑料了。说到底,范进也不过是不认命罢了。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跟他有相似想法的人,绝不在少数。许多人读了一辈子书,脑子都读傻了。但就是不愿意放弃,为什么?那当然是为了能咸鱼翻身,扬名万世。但现实毕竟残酷,虽说秀才跟举人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期间的差别可远了去了。简单来说成了举人,就意味着如今考过了公务员考试,在往上就能进京赶考,若是有幸,还可能见到皇帝。

但事实上,只要考上了举人,就可以等分配了,也会被人尊称一声举人老爷,在地位上,也基本可以同县官持平,一般都以平辈论处。此外,最重要的是,举人有钱拿,并且报酬丰厚,如此一来,就吸引无数寒门争先恐后的考取举人。

也正因此,就在范进准备浑浑噩噩,潦草度日的时候,骤然间,突然被邻居告知,他居然考中了举人。这下子,范进可算是咸鱼翻身了。但是由于过于欢喜,发了失心疯。面对这位新出门的举人老爷,突然间疯了,这可该如何是好?

此后便有一街坊提议:听说举人老爷的这病叫癔症,只是一时兴奋被痰卡住了,这时候,只要找个他平时最害怕的人,狠狠地给他一巴掌,这巴掌必须力道足够,保证能一下子让举人把卡主的痰给吐出来,才能治好。

因此,为了让范进清醒,街坊请来了范进最害怕的人,也就是他老丈人胡屠夫。说起来范进的这位老丈人,原本看范进是个读书人,指望他以后能升官发财,自己也能跟着鸡犬升天,这才把女儿嫁给他。却不曾想到,这小子这么不争气,考了一辈子也不过是个穷书生,为此,平日里从来没给过他好脸。

如今虽说是救他,可毕竟范进今非昔比,贵为举人老爷的他,若是被自己打醒后,在跟自己算旧账就不太好了。为此他显得十分犹豫,并且一再推脱。然而,又经不住旁人的劝说,为了让女婿清醒,胡屠户上手就是一巴掌:乐什么呢?谁说你中了!

这巴掌,可算是把举人老爷给打醒了。清醒过来后,看着满脸堆笑,一脸谄媚的老丈人,跟平日里的街坊邻居们都恭恭敬敬的称他为举人老爷后,范进乐得开花。昔日范进家里一度揭不开锅的窘迫,如今也在人们的填补下,过得阔绰了起来。

其实范进的经历,是那个年代穷书生的典型。甚至许多人穷极一生,也没能考中,到最后,在饥寒交迫乃至于人们的讥笑中,自艾自怨,含恨离世。其实透过范进中举一事,也不难看出,在那个年代,人们对于考取功名是多么执着。其实也车不多,毕竟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若非经商,或是有所奇遇,捡到或者碰到贵人,寒窗苦读,科举就是唯一的方法。

甚至许多读书人会将科举称为登龙门。跨过去了,你就是龙,要是一直失败,到死也只是条鱼。说到底,我们笑话范进中了个举人,就疯了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不清楚,在那个年代,中举人代表了多大的好处。

如此一来,我们就先从科举说起。科举制出现于隋朝。在此之前,官员一直都被世家大族把控。寒门子弟,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跻身其中。也因此,科举制出现后,的的确确让无数读书人升官发财,加官进爵。不过科举制面对的是整个天下所有的读书人。由于参与的人太多,也就导致竞争也异常激烈。试问哪个士兵不想当将军呢?诚然有人心怀天下,但多数人还是为了改变命运。

一个萝卜一个坑。虽然有这么多读书人每隔几年就会迎来一次科举,但官员的位置毕竟有限,也因此,国家录取的时候,也会根据缺口设置录取的门槛。说回科举,在过去,我们所熟悉的状元郎那是要经过层层选拔,最后还得经过皇帝亲自考核,提笔圈出来的尖子。也就是说,状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天子门生。

其实一般情况,对于读书人而言,想要走到最后一步,见到皇帝,在此之前,就得先考好几次。都通过了,才能到最后一关。而范进身为童生,这个身份只要通过院试即可。随后在参加会试,乡试过了就是秀才。虽然如今许多人看不起秀才。但若是混成秀才,这时候其实就能享受到一些国家的优惠了。

就比如免除徭役,头戴方巾,穿长袍。在这之后,若是过了会试,就能被别人称一声“老爷”了。其实到这个时候,书生就已经摆脱平民的身份,晋升为贵族阶级了。不过只是最低等的贵族。即便如此,成了举人,就能减免自己跟家人的徭役赋税。也因此,大部分商贾为了免税,就会招婿,如此就能减免赋税。

成为举人后,若是进京赶考,再考中了,就有了编制,等国家分配就是了。此外,举人在一定程度上跟县官是对等的。甚至在职位空缺的时候,就会从举人中选人补位。而这才是范进中举后,如此疯魔的原因了。其实透过范进中举,我们也不难看出,封建社会选拔官吏的方式过于单一,虽然相对公平,却也领无数读书人一度疯魔。但不得不说,在那个年代,要是没有科举,只怕穷人一辈子也翻不了身了。

引用文献

《淮南子·道应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