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在日本坐过山车不能叫 [复制链接]

1#

尖叫成为了日本主题公园协会异常头疼的问题。

一但潜在携带病毒的口水以km/h的速度从嘴里飞出,掉在过山车后排疯狂尖叫的游客嘴里,就能造成交叉感染。

20年6月,在东京迪士尼乐园、日本环球影城的带头示范作用下,日本的游乐园纷纷响应号召,打出了“尖叫在你心”的口号,于是闭嘴成为了日本乘坐过山车的新规。

自过山车诞生以来,尖叫一直是项目火爆的保证。越是卷曲得厉害,人们叫得越欢,越能排解烦忧。

游戏规则突然改变,直接导致“尖叫令”初期被群嘲。

网友纷纷表示此举“违背了人类的本能”让“新日常生活中的过山车既可笑又令人毛骨悚然”,并开始一本正经研讨“病毒突破口罩的结界进行声波传播的可能”。

政策一出岂容众人妄议,官方又碍于身份又不能亲自下场。

秉着还原事实真相,驳斥谣言的态度,拥有“世界第一加速度过山车”的富士急乐园挺身而出,在海内外媒体大肆报道中,以高层直击的方式迅速做出了回应。

在官方放出的4分钟镜头中,所有人可以看到的是,富士急乐园的两位高层以笔挺的西装、坚忍和沉默,展示了在7个大盘旋、度下坠、43米高度差之下,尖叫令依然是可行的。

此外,他们还现场演绎了尺寸不合的口罩会如何全程在脸上滑动,进一步彰显了主题公园协会的超然远见。

一个人是特例,两个人就并非意外,无论此次行为是否为精心策划。

当社会精英都能做到全程闭嘴,相较之下坐个过山车还要破口大叫的普通人就被衬托成了没有自制力的浅薄之徒。

尤其是精英之一为恐高症患者,连恐高都忍着不叫,那么在过山车上叫出声的就是将他人的安全置于不顾的异端。

而能够在过山车上稳如老狗,则获得了超乎常人的优越感。

在新闻报道下,游乐园高层通过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引导,促使公众遵守合乎公共安全的准则、判断,形成了基于公共理性基础之上的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接着这种习以为常弥漫到游乐园的每个角落,而不去游乐园的人只把这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此,尖叫在过山车上的语境发生了°急转。

一旦过山车上的某人感到害怕,只得把恐惧吞咽,将惊吓掩藏,用十分力气憋着那堵到嗓子眼的声嘶力竭,确保与其他人一致沉默。

于是恢复了营业的游乐园一片静默,过山车上寥寥数人,双唇紧闭,两眼发直,显出一种坚忍的态度,在正负g的加速度下像得了一种癔症。

接下来你也能想得到,与其花钱买罪受谁还愿意坐过山车,日本老百姓也不傻。

夹缝求生的游乐园只能怪招齐发,妄图以宣传“挑战自我极限”的方式玩一手偷梁换柱,再开启个“扑克脸挑战赛”给脸最臭的人颁发免费一日通行证作为激励。

在一众烂招中,熊本县的格陵兰游乐园格外瞎眼,它准备了五种风格迥异的限量版尖叫贴纸献给前来受罪的游客。

“你想要酷炫、时尚的美式漫画的尖叫吗?还是欢呼雀跃式的尖叫?”

“对于那些口腔卫生良好的人来说,也许每天刷三遍牙的好牙齿尖叫最适合你。”

官方在社交平台上大力吆喝,但把原本属于尖叫的地方用贴纸代替,看起来比《死神来了3》还瘆人。

好在年3月日本选择了与病毒共存,终于让游乐园在反人类的探索上画上休止符。

游客终于也能让把长期积聚起来、紧紧裹在一起的情绪随着尖叫抛撒出去。

毕竟大喊大叫来释放紧张情绪,是乘坐过山车的全部意义所在。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