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书籍是《误区》,作者
homasKida,本书是讲思维策略的,值得一读。
作者在书中建议大家成为怀疑主义思考者。怀疑主义者并不是喜欢挑刺的愤世嫉俗的人。实际上,怀疑主义者只是想在相信之前,先了解和评估证据的人。
怀疑主义者保持开放的头脑,但要求进行严格的调查后才会相信一些事情。要成为有智慧、有思想的人,就要注重形成信念的理由的质量,信念越重要或越离奇,越应该在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时才相信它。
列举思维中常犯的6个基本错误,也叫6个思维陷阱。
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
寻求认同
不大重视偶然和巧合在生活中的作用
会错误地感知我们生活的世界
过分简化
记忆有缺陷
01:喜欢故事胜于统计数据
人们相信的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事情层出不穷。很多人相信外星人到访过地球,通灵术士能够预知未来,占星术是有用的,水晶可以治病,存在大脚怪、百慕大三角吞掉了船舶和飞机,人可以漂浮在空中,房子会闹*,濒死体验证明了来世的存在,以及通灵侦探能找到凶手。
事实上,年6月进行的盖洛普民意调查表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73%)至少相信一种超自然的现象。我们相信这些信念,尽管支持它们的可靠证据很少或根本没有。
书中列举了很多故事,印象比较深刻有里根总统在做重要活动和做决定之前,都先让一个占星术的女人来占星来确认是否有利。福尔摩斯系列的著名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两名来自英国科廷利的女孩让他看了五张仙女照片之前,相信仙女存在,数年后,女孩们承认这些照片是个恶作剧。
伪科学在流行文化中无处不在,而怀疑主义态度却难觅踪影。很多相信伪科学的人对于他们要相信的事情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这一点产生了强大动机,去寻求支持该信念的证据而忽略那些证明该断言是错误的证据。伪科学家通常仅把焦点集中在某个现象的一种解释上,而迅速排除其他解释。而且,由于想要支持自己的信念,他们愿意接受不可靠、往往是轶事的证据。
人类已经进化为讲故事的动物。从人类出现的最初,历史和知识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直到最近才以容易存取的方式记录和存储。因此,我们养成了一种嗜好,喜欢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