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白癜风偏方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591254.html温馨提示:文末有惊喜,千万别错过!
今日练习
任某,女,26岁。
患者2年前因情志不遂导致精神失常。发病前先觉胸中烦乱异常,脘腹胀满,坐卧不安,时常悲伤啼哭不能自控,继而两目不睁,呼之不应,移时症消如常人。
1周或半月发作1次,受精神刺激后则发作更频。
近月来病情加重,精神恍惚,终日烦闷不安,哭笑无常,口渴,纳差,腹满,尿*,便干,经色黑,量少,经期正常。舌质红、苔*,脉弦数。
处方:__汤。(请将答案留言在下方哦)
服上药10剂后情绪舒畅,食欲增进,诸症减。继以上方加味服20剂后痊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甘草泻心汤加味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经方临床医案练习
上期原医案
霍某某,男,35岁。
患者胃脘部疼痛已有四年之久,曾被诊断为慢性胃炎及球部轻度溃疡,服药暂得缓解,终未痊愈。
近一年来病情增重,疼痛时有灼热感,胸胁满闷,饮食减少,嗳气频频,腹中鸣响,形神疲乏,饥则痛甚,食热食甘则痛缓,舌质淡,尖边略红,苔薄腻而略*,脉弦细无力。
此为肝郁脾虚,湿滞热壅,寒热互见,升降失和。
治用舒肝健脾,燥湿清热法,以甘草泻心汤加木香、佛手投服5剂。
服后其病若失,惟有纳谷尚差,遇刺激时胸胁尚感饱闷,又加入鸡内金、谷芽、白芍、隔山撬等再服5剂。至今随访,未再复发。(梁惠光医案)
按语
胃脘疼痛4年之久,寒热错杂,脾胃大虚,“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诸症迭现,正中甘草泻心汤证之机。
因见胁满、脉弦,故加木香、佛手以疏肝解郁。
相关经典原文学习
《伤寒论》第82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病脉证治第三》: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注:本栏目中所涉及的医案、中医经典原文、注解、翻译等内容均整理自网络,仅供中医爱好者交流学习使用,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想要了解更多针灸、健康管理师相关
药师免考条件
免费提供报考攻略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