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咽部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 [复制链接]

1#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pf/a_6997150.html

咽部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咽部常有异物感,中医叫“梅核气“,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并非慢性咽炎可以涵盖。出现此证无论见于什么病,总之与气郁的体质背景有关。我们今天就说说气郁体质的食养。

气郁机制

中医以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体之气又是通过“升、降、出、入”的形式,协调平衡的不断循环运动,以推动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的运动正常,称之为“气机调畅”,相反,当气的运动出现异常变化,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时称之为“气机失调”。又根据失调的具体状况,分作“气滞”、“气逆”、“气陷”、“气脱”、“气闭”。其中,当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称作“气闭”或“气结”,是气郁的较严重表现。

气郁原因

引起气郁的原因很多,例如有病邪内阻,或七情郁结,或阳气虚弱,温运无力等。气郁体质一般与内向性格有关,有多疑,敏感,追求完美的人格本质。

气郁体质的表现

气郁的人往往有失眠、抑郁、脆弱、敏感多疑的表现,易患梅核气等。梅核气是中医病名,是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滞咽部,致使咽部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咽部常有异物感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治疗原则

气郁体质者一般属有余之体。平时注意心理调节,调神养性,维持良好的心理平衡,加强体育运动。由于气郁在先、郁滞为本,故疏通气机为治疗原则。常选用行气的方药如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之类和食疗之品以调整体质,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

食疗原则

食疗与药物治疗一个原则,即健脾理气,疏肝解郁。

推荐食材

柑橘,玫瑰花,佛手,豆豉,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萝卜,洋葱,苦瓜,丝瓜,海带等。

最后推荐一道适合气郁体质吃的药膳——佛手炒肉片

食材:佛手瓜克,猪肉克。

制作方法:将锅底放油烧热,肉片放入锅中翻炒变色后加入佛手瓜片翻炒片刻,放入少许盐、酱油翻炒均匀后出锅食用。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