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都是白癜风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29419.html继升级内嵌式绞盘之后,这辆车就被我弟弟盯上了,他策划已久的西藏自驾游用车有了目标,没错!他要开着我的车去西藏。
他阐述的理由很简单,哥你的车是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可靠、有超选四驱两把锁-稳定、有升高套件-安全、有铝合金护底板-踏实、有内嵌式绞盘-安心等等一堆理由,出于他的安全考虑及长辈们的压迫我无奈答应了。
出于我弟弟的安全以及车的安全,我还是不太愿意的将车开到车间进行了一次出发前的检查工作,机油的颜色的确也该进行更换了。不过说实话,最担心的是变速箱油液,因为以及几万公里没有更换了,考虑到西藏行的道路条件比较艰苦,所以我准备把变速箱油也进行更换。
变速箱上面的油渍是上次跑高速时发生的,在满载高转速的条件下,变速箱内的油压较大,所以会从顶端的放气孔喷出一些油,只要检查油位正常就可以继续行驶。不过,就是这些油渍不太好清理比较懊恼。
机油我并没有选装原厂标配,首先我车辆出质保了,其次TORCO这个品牌我之前跑房车赛一直都使用,尤其是耐力赛的时候确实可以通过圈速观察油液可以恒定发动机的动力状态,通俗易懂而言就是耐久性比较好,适用于这次西藏出行又确保途中不用换油,避免买到假机油而损坏车辆耽误时间。变速箱油就是传统的ATF油,但TORCO的自变箱油黏稠度低,动力传递换挡响应都会较好一些,在西藏也应该能起到一些。
换好机油将车开会家等待着取车,换完之后的确车辆开着轻盈了些许,原来1挡升2挡时的顿挫也化解了不少。交车的时候我给他准备了两瓶添加剂,一瓶为汽油的,如果有不好的汽油但需要应急的时候可以勾兑一下提升辛烷值。另外就是觉得动力有不足且有声嘶力竭的时候,发动机里面可以增加一些机油添加剂增加一下抗磨,但说实话机油添加剂原方不动的拿回来了。叮嘱完注意事项,望着我的小情人与别人渐渐远去啦。心里着实不是个滋味,但那又怎办?
起初我弟弟每天还给我报个平安,但随着里程渐远信号变弱也有一段时间没有给我消息。但突然有一天我的电话响起,我弟弟慌慌张张的跟我说仪表上出现了一个报警灯,原因是在上坡状态下高转速超车导致。经过我之前的经验判断,是因为变速箱壳体内油压过大而从顶部放气孔遗漏变速油导致,熄火检查油位只要不缺油就一切正常。这样的情况在这辆车上已经有过几次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见过。
再后来这个臭小子就给我发来了脏兮兮的照片,然后挑逗我说减振器还真不错,走了不少坑洼路面还挺舒服。当时我抽他的心都有,我特别担心减振器的状态,因为这套减振器我从来没有出过大力气,恨不能看见大坑都减速或躲着走。他竟然高速的通过坑洼路面,我这个心疼啊......
时隔差不多5周时间,他从西藏回来了。不说第一时间过来还车,他竟然欠欠的做了一张图。看得我这个气不打一处来,看着车这样我其实挺心疼哒。于是有了一个强迫症病发的想法,全换新得!就好比自己的女朋友被别人带走了,即便还回来总觉得怪怪的。
车送回来第一件事就要做一个内饰的大保健,清洁内饰的理由有两个,首先是因为我弟弟不只自己开车前往西藏了,车上同行4人在车里偶尔进行饮食饮水,我希望能做一个全车的清洗处理。另外,从高海拔下来,我怕产生没必要的细菌。于是乎,我花了接近5K的金额做了一次全车桑拿。
清理之后心里踏实许多,至少不觉得车里脏乱差啦!虽然挤压的褶皱褪去不了,但整体焕然一新的感觉还算不错。多少能找回当时买新车时的味道,对于车辆有一定的新鲜感。
清洗完内饰,我决定升级一套全新的拓虎减振器。考虑到装车的这套减振器已经行驶了接近6万公里,虽然我平日很小心使用,但西藏之行的这一万多公里对于减振器的负载非常大。开着感觉没啥问题,但我对自己有点断章取义的认为有问题,给自己一个台阶升级优化一套好的减振器。
老款的减振器有4段阻尼可调,减振器支撑很不错,但由于可调范围较小,所以在两端极致的状态下表现也不是很明显,只有在过大的起伏或存心碾压坑洼路时能够感知一部分。但不得不说,路感的确清晰,而且虽然是2英寸升高,但支撑性不错在城市穿梭也不感觉很笨。
说实话,我其实就是有点强迫症。总觉得西藏这一趟回来哪哪都别扭,从内心深处就想换新哒。当然,新款拓虎的减振器确实也不错,拥有10段可调。我不求每一段都可以能感受清晰,我只求在最软的状态下能感受到减振器的吸入感。目的就是提升乘坐舒适性,尤其是后面整体桥的乘坐舒适性。
换装这款减振器的好处就是因为可以沿用之前的弹簧,因为数据一样只是减振器的级别不一样。优势在于只需要更新减振器即可,价格相对便宜。不足就是颜色不一样,看起来比较尴尬!但它在车底下工作,很少有人刻意的去看减振器。
后面的减振器非常好装,直接搞定即可!其实还有一个小小的分享,就是越野车的升高套件很多都是后高前低的状态,在这里也建议大家先装后面,因为前面的减振器底座有垫片可以进行平衡来配合车尾的高度。否则前低后高的车身姿态属实有些尴尬,不仅如此前轮的负载还超大,对于车辆的操控性有着严重影响。
安装完后减振器后可以进行高度的比对,通过铝合金垫环可以简单调整前减振器的高度。但这个高度也有弊端,就是牺牲掉了弹簧的预压,再说直白一定就是会偏硬一些。
装完减振器的我就迫不及待的出去测试了,减振器的韧性明显提升,对于极端的阻尼调整有着很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后轮,再也没有后整体桥颠簸时的那份余震。由于后减震变长了所以后轮的行程也变得较长,这样的情况下可以为轮胎获得较好的附着力从而帮助车辆脱困。
通过压缩可以看出减振器的行程变化,这让车辆有着较为极限的行驶动作。不过车头较重的问题十分明显,所以扎头的现象也十分常见。但比较让人满意的是,当车头下降的时候,车轮着落的瞬间,减振器可以很好的吸收,无论车头下降的速度是多少都可一下吸收住,没有二次弹跳。
通过这次简单的撒野我又发现了问题,我总觉得轮胎的附着力实在有些不尽人意。通过每个项目都会因为轮胎打滑而耽误很多时间,最重要的是我想换换风格,来一次威猛霸气的选择。
总看很多牧马人都安装了泥地胎,我也心血来潮准备尝试一下。安装之前我也知道轮胎噪音大,燃油经济性差等客观条件。但宽大的胶块,霸气的纹路让每个男人都心潮澎湃。
原车尺寸的轮胎为/65R17,但这种泥地胎的规格与原车有点出处,经过计算轮胎的直径会大一圈。这一圈体现在加速性能上、制动性能上,但我更多的是公路驾驶主动安全做好应该问题不大,况且也没有说的那么邪乎。
相比车上的AT轮胎而言,不仅仅胎面上的花纹很大,就连胎壁上的花纹看着都很劲爆。我个人认为,拥有这样的轮胎在冬天玩雪或者遇见泥泞路段都可能会有一定的优势。顺利脱险才是最好的结果,否则又像我之前那样陷入荒山野岭之中不能自拔。
既然轮胎都换了,轮圈也跟着换换吧。换之前就选择了品牌,本想换一个封闭款式的铁饼圈,那样看着又神秘又个性,但只可惜没有这款车的数据。
这款轮圈的设计没有越野车的感觉了,更多的像是公路轮圈的感觉。而且轮圈本身就显得很大,装上轮胎的效果其实我还是挺期待。此时,脑海里恶补了一下画面。
小伙子很认真的为我安装着轮胎,但通过他肌肉紧绷的状态可以得知这轮胎的重量。说实话,我卸车的时候体验了,的确很重。希望油耗别有太大的惊喜,不过为了颜值我可以接受。
小功率的扒胎机声嘶力竭的为这位大块头服务着,通过图片可以直观的看出胎壁的厚重。不过凡事都有利弊,油耗增高、胎噪增高的背后就是不容易出现扎胎的情况,因为在市区驾驶很难碰见能把它刺破的长钉。
安装后的效果非常漂亮,超大胶块的花纹显着伦子很大,和黑色轮圈的搭配近乎完美,公路轮圈配越野轮胎也是一种奇特的风格。出于舒适性的考虑,我将轮胎的胎压控制在2.5bar左右。
由于采用了正品轮圈,所以在动平衡的环节中没有出现失圆、抖动明显的问题,轮胎外面的字样显得格外美观,有点美式肌肉车的那份感觉。期待装车,也期待使用。
人都说美不美看大腿,装车后的状态真心很漂亮。较大的轮子充斥着整个轮拱,配合2英寸升高套件让整车的比例看上去非常协调。前面的辅助灯、隐藏绞盘时刻散发着霸气,但轮圈的时尚元素让两种风格交替,呈现出一辆不一样的劲畅。
宽大的花纹有它威严霸气的一面,但也有它娇小的一面。由于外径尺寸较大,所以轮胎在转向至某一个角度的时候会与轮拱内的防尘板发生摩擦,不过这种现象只停留在小半径转向时,如果你喜欢它大部分的美,就要学会接受她不完整的那份小残缺。
简单分享一下使用感受:宽大厚重的胎壁配合韧性极佳的减振器可以换回很好的乘坐舒适性,但随着车速的提升轮胎的噪音也跟着提升。当然,这个噪音是可控的或者说到了一定的音频之后就可以保持了,不过,嗡嗡嗡的噪音会深钻你的耳朵。我能说的就是“需要适应、需要适应”。在中高转速区域中,车辆提速没有太多影响,但低转速时加速滞后的感受确实比较明显。制动的脚感没有本质变化,但制动距离有所增加。这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变种的原因,此时你会不会疑问一个问题?
很多朋友肯定会问,之前的那套轮圈将要何去何从?刚落地,轮圈的余温还没有褪去就被我小舅子切走了,装上确实好看,但缺一套升高套件,我琢磨琢磨必须将其拉下改装的深水池中让他跟我一起抽风。后续,还会对轮胎进行深入的体验,回头发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