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弗洛伊德解读ldquo焦虑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76363.html

精神分析和心理学的从业人员在临床分析、治疗或咨询中,经常会碰到焦虑问题。

在一些案例讨论班上,“焦虑”也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概念。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它有哪些看法呢?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弗洛伊德的三个涉及焦虑问题的文本做了一次阅读,希望从中理出弗洛伊德对“焦虑”概念的一些观点和思路。这里简述如下:

这三个文本是《精神分析引论》、《压抑、症状与焦虑》和《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第一个文本是年写成并出版的,这一时期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时期;

第二个是弗洛伊德年写成;

第三个是他年写成,这都是弗洛伊德的晚年时期,他在这一阶段又做了一些新理论的建设工作,例如人格的三元结构,并想对他的性欲理论做一次根本性的修定。

在《精神分析引论》标准版的下面,英文编者加了一个注解,提到这个焦虑问题是贯穿于弗洛伊德一生的,他第一次主要谈到焦虑问题是在年,当时他有两篇文章,最后一次主要谈到是在《压抑、症状和焦虑》中,《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是作者最后一次比较明确地谈到他对焦虑的立场。虽然这三个文本的跨度只有15年,但弗洛伊德对“焦虑”的看法却有比较大的改变。

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先谈到一个"客观真实的焦虑",就是对外界一个危险的反映。弗洛伊德又把这种客观的焦虑细分了一下,指出了一个“焦虑的准备(anxiousreadiness)”,弗洛伊德认为这个“焦虑的准备”是有利,它引起知觉的紧张,但是焦虑的产生是不利的,也就是焦虑的状态是不利的,它引起过分的紧张,不利于求生。接下来就是对焦虑的一个定义:是危险引起的一种主观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状态有一种痛感或快感,中译本把这种感觉译成是焦虑的主要情调。所有焦虑情感的核心是一种特殊的经验重演,他认为焦虑的情感状态与癔症的构造机制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癔症只不过是一种新的情感状态,而一切情感状态也只不过是一般意义上的癔症。那么焦虑性情感受是什么经验的重演呢?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性情感的起源与原型是出生经验。出生时可能有一种快感、有一种痛苦、有一种与母亲脱离的危险,这都可以引起焦虑的情感,而后来的所有的焦虑的情感都是从这个情感发展起来的。出生引起焦虑的原因是由于新血液的供给(内部呼吸)的既经停止。

往下,弗洛伊德讨论神经症的焦虑问题。他把神经症的焦虑分成了三种类型。

第一是飘浮的焦虑,易于依附于任何适当的思想之上,弗洛伊德称它为“期待的恐怖”;

第二类是常附于一定的对象上面,也就是恐怖症;

第三种焦虑是指那种焦虑与危险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常在癔症与其它的神经症经常表现出来,弗洛伊德把它叫着"焦虑的对等物"。

由临床观察,弗洛伊德对神经症焦虑的解释提供了三条线索:

第一条是与病人的性生活的力比多的某些应用是有关系的。比如不尽性交合(coitusinterrupt),力比多的兴奋消失不见,焦虑取而代之,形成焦虑的恐怖症状或焦虑相等物的症状。

第二条是某些心理历程进入了意识,但是伴随着这些心理历程的情感却没有了,代替的是焦虑,好像焦虑是一个一般等价物,能替换所有的情感。

第三条是由强迫症的分析所得,症状形成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恐怖之感,也就是说,为了逃避焦虑的发展。

由此,弗洛伊德得到了两个结论:

(1)力比多失去自身的正常应用,便足以引起焦虑;

(2)心理方面的反抗也可使力比多失去常态的应用而引起焦虑。

《精神分析引论》中,弗洛伊德想搞清楚的最后一个关于焦虑的问题是它的起源。对此,弗洛伊德自称不能答复,于是他从儿童的焦虑与强迫症恐怖中去寻找线索。这里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焦虑是一种神经症的焦虑,比如儿童怕见生人,是因为儿童渴望见到母亲,想见到一张熟悉的脸,结果见到是陌生人的脸。结果是,想与母亲在一起的力比多冲动就没有得到发泄,从而引起了恐惧。所以儿童的焦虑是一种神经症的焦虑,源自力比多的没有发泄,原型是母亲分离。强迫症的恐怖也是类似的,也是一种力比多无处发泄,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焦虑。在《精神分析引论》二十六讲谈自恋的时候,弗洛伊德又补充认为,真实的焦虑也是起源于力比多,这个力比多是自我力比多。总之,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起源于力比多的。

在《压抑、症状和焦虑》中,弗洛伊德仍旧认为焦虑是作为对一种危险情境的反应而产生的,而后,每当这种状态重现时,焦虑便得以复生;弗洛伊德也坚持认为分娩创伤产生了焦虑的原型。但是,弗洛伊德对“危险情境”的内容演化做了深入的讨论。这贯穿了弗洛伊德的几个重要理论,因而显得特别重要。

弗洛伊德认为婴儿最早表现的恐怖症不可能直接追溯到分娩的印象,那时的情境只具有某种焦虑的储备性(preparednessforanxiety)。且这种焦虑准备性并不是在刚分娩时处于最大值而后逐步减弱;相反,它是随着心理发展的进程在后来才呈现出来的,而且在婴儿期持续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在个体自我尚未成熟时的合适决定因素是心理无助。在个体依赖于别人的婴儿早期,决定焦虑的决定因素是“对象的失却”,即与母亲的分离。接着,焦虑的下一步转换是阉割焦虑,这也是一种对分离的恐惧,自己与自己的生殖器的分离。它与早期的焦虑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阴茎是保证了其拥有者能再度与母亲相结合的条件,而阴茎被剥夺,也就是意味着又一次与母亲分离。随后,阉割焦虑又发展为道德焦虑(即社会焦虑),在这里危险变得不那么明晰可辨,一般地,凡超我对之愤怒、惩罚或不再爱之的事物,自我便视之为危险,并以某一焦虑信号做出反应。弗洛伊德认为,超我恐惧的最后一种转换形式是死亡恐惧,即对作为命运力量之投射的超我部分的恐惧。需要特别提一下的是,以上的焦虑的演变是以男性为前提的,在女孩处,弗洛伊德认为要对焦虑的决定因素稍做修改,在女性里,失却对象不是真实地失却对象本身,而是失却对象之爱。

对于焦虑的起源的问题,弗洛伊德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做了讨论。弗洛伊德原来认为焦虑是由于压抑而来的,是由某一经济过程自动产生的,但现在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自我受快乐—痛苦原则影响而发出的一种信号,从而引起压抑,因而自我是焦虑的处所。弗洛伊德赋予日常生活中的焦虑以两种起源方式。第一种是一种不自主的自动方式,每当某一情境与分娩相类似时,它就产生了。第二种是由自我产生,每当某一情境有出现的危险时,自我使自己顺从于焦虑以对它自身发出信号,提出回避的要求。对于力比多直接转化为焦虑的假设,弗洛伊德认为它的理论价值不大。

由于压抑与焦虑之间关系的改变,弗洛伊德又着重讨论了症状形成与焦虑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较为赞同症状形成是为了避免焦虑,焦虑应该是神经症的基本现象,也是神经症的主要问题。因为我们既已认为焦虑的产生是由于危险的情境,那么症状就可以假设成是为了使自我远离这一危险情境。换言之,危险情境决定了焦虑,那么用某种症状避免(压抑)了危险情境也就避免了焦虑。

焦虑终止危险状态的具体过程当然不是这么简单,弗洛伊德概括了两种方式,其一,是隐而不见,只在本我当中造成某种变化,自我正凭借这种变化才得以避免危险;其二,表现于外,产生替代形成(substitutiveformation)。在强迫症中,危险大多是内化了,道德焦虑则是完全内化了,这是对应着避免危险的第一种方式的;而恐怖症中,患者将危险向外移置而形成症状,这对应着第二种方式。

通过临床观察,弗洛伊德对个体症状的发展过程做了描述。随着个体的成熟,某些危险性情境会失去意义。即使这些危险性情境持续到后来阶段,也必须改变它们的焦虑决定因素以符合时间的要求,如阉割恐惧可能会乔装成梅*恐惧。但是“成熟”因素并不能提供一个万无一失的保证,一旦焦虑突破了一个极限,他的心理机构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了,他的行为好像各种旧的危险情境依然存在,并保持着焦虑的全部早期的决定因素。在神经症患者那里看到的现象就是这一点的不同程度之表现。

为什么有的焦虑会引起神经症而有的则不会呢?弗洛伊德关于真实性焦虑与神经性焦虑之间关系的讨论便是回答这一问题。他们都是对危险的焦虑,只不过,神经症性焦虑是对一种尚待发现的危险的焦虑,是一种本能的危险;而现实的焦虑是对一种已知的外在危险的焦虑。且已知的真实危险往往会被本能的危险所依附。进一步,弗洛伊德分析了危险性情境,从中剥离出了创伤性情境的概念:曾经经历过的无助情境。焦虑能期待到一个明确的对象则属于危险性情境,而它的不确定和没有对象则属于无助的创伤性情境(在危险性情境中所预见的情境)。后者是被动的,前者是主动的,后者向前者依附是有着决定意义的。由于自我的控制(因为自我既对本能危险加以防御,也对外部危险加以防御),神经症焦虑就是在这种依附(移置)之后,而有了一种现实基础,使看起像一个真实性焦虑,从而形成了症状。

在《压抑、症状和焦虑》的最后,弗洛伊德尝试着谈了一点焦虑与痛苦悲伤的关系。痛苦是对对象失去的实际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因对象失却而引起的危险的反应。痛苦由于贯注过程的连续性和对之不可能的抑制,而产生与焦虑相似的心理助状态。悲伤也可以作类似的解释。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在形式上是续写《精神分析引论》,但是在焦虑的观点大体是与《压抑、症状和焦虑》是一致的。在《新编》中,继续回答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提出的两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一是焦虑害怕的内容到底是什么?一是客观焦虑与神经症焦虑的关系。在《压抑、症状和焦虑》中,这些问题都予以回答了,在《新编》中作者利用了超我、自我、它我理论,更详细地把客观焦虑与神经症焦虑联系起来,焦虑的核心是自我,自我相对与超我的焦虑是道德的焦虑,相对于外界的焦虑是客观的焦虑,而相对于它我的焦虑是神经症焦虑。

在讲到压抑与焦虑的关系时,弗洛伊德明确认为是焦虑引起了压抑,并举了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