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木心认为:“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一场自我教育,而家庭教育更是如此,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不仅是孩子的榜样,更是孩子的老师,在任何方面都是孩子学习、模范的对象。
所以,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离不开一个好家庭,更离不开父母对孩子的正确教育方法。
最近,一个杭州十岁的男孩成绩优异,却被父母逼到癔症发作:“怎么才99.5分,还有0.5分被你吃掉了吗?”
男孩小李(化名)有个十分强势的父亲,只要是没有考第一名自己就会被批评,而且小李还有一个鸡娃的母亲,每天做完作业还要额外的布置其它的作业。
在这样的高压下孩子终于病倒了,只要提到作业他就常常浑身抽搐倒地不起,每天最高发作几十次,不能够提起看书写字。
医生在给小李做人格测试时,孩子认为在写作业,忍不住大哭,即便孩子被逼疯了父母还是没死心。在小李住院期间,母亲还会抽查乘法表。
河南有个宿管阿姨刘女士的儿子以前是班里倒数几名,望子成龙的她开始在儿子的旁边盯着写作业,稍微分神就忍不住责备打骂孩子,但发现越打孩子成绩越差。
后来带孩子看病,结果是七岁两个月的孩子短时记忆只有三岁长时记忆不到七岁,注意力一分钟分散98次,感觉系统失调,并患上了多动症。
刘女士这才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对儿子的影响,开始调整心态,报了会计证培训班,上课的时候就让儿子跟门卫爷爷一起玩,不到两个月时间儿子多动症也不治而愈了,成绩也有所提升。
后来为了能够给儿子树立榜样,刘女士先参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复旦大学,她又陪儿子一同考上了研究生,曾经的学渣在她的带动下变成了学霸。
01、因为紧张,所以总盯着孩子写作业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自我实现的渴望,如果我们能够信任孩子,给孩子鼓励和肯定,那么孩子必然会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太紧张孩子的学习情况了,从而导致在面对孩子学习这件事就会变得更加严肃,结果就会想方设法督促孩子。
其实,这种方式不但对孩子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学习阻碍。
02、越吼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越无法好好学习
越吼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越无法好好学习。简单来说,当父母不断给孩子压力时,孩子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困难。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当我们对孩子吼叫时,孩子身体就会产生防御阻挡我们的攻击,这样肯定没法好好学习。
作为父母应当少一些吼叫,多一些耐心,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放松大脑驱动学习动力。
03、盯着孩子学习,实际上是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父母觉醒》这本书的作者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被父母盯着的孩子,就像监狱里被盯着的囚犯,他们没有自主的权利。”
这样的父母不仅自己会很累,也会让孩子更累。
作为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龙,因此天天盯着还在学习,从不给孩子任何玩耍空间。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止孩子玩耍,而是要帮助孩子一起制定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给孩子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劳逸结合,玩学有度。
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曾说过:“改变一个人行为的有效方式,不是批评和指责,而是发现他的优点。”
总而言之,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孩子不做的,父母首先不做;父母做不到的,绝不强迫孩子做。优秀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和孩子们一起共同成长。
一个好的父母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点,而是教给孩子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作为父母,我们最不应该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对孩子的爱,来掩饰我们行为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