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简介
患儿,女,12岁,8天前患儿因「鼻塞、流涕一月余」医院行「鼻息肉切除」手术,术后给予输液抗感染治疗。
术后第2天出现肢体无力伴进行性加重,当天曾两次摔倒,医院查钾:3.3mmol/L,以低钾处理,静滴10%氯化钾注射液约30ml,同时口服氯化钾缓释片,1g,tid。给予补钾治疗后,无力症状减轻,后出现肢体疼痛,医院给予加用「复方氯唑沙宗片,双氯芬酸钠胶囊」口服治疗,疼痛减轻。
今出现四肢末梢麻木,遂至「医院」查脑电图、电解质示:无明显异常。
为进一步诊治,今来我院。以「肢体麻木待查」收住我科。发病以来,神清、精神差,饮食、睡眠可,近3天无大便,小便正常。
体格检查特点
T:36.1℃P:99次/分R:21次/分BP:/79mmHgWT:45kg。
查体未见阳性发现,四肢肌力四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双侧肱二、三头肌腱反射正常,双侧膝、跟腱反射正常。
其他情况
接诊患儿之后,紧急邀请耳鼻喉科会诊,会诊后发现患儿仅仅是做了鼻息肉切除,不存在手术损伤。
你的诊断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癔症性瘫痪
临床分析
请耳鼻喉科会诊后,基本排除手术导致的神经损伤。那么患儿的症状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症状主要涉及神经系统,首先要排除的是神经系统疾病。根据症状特点:发作性的以躯干中心为界,同时涉及上下肢的左半身偏身运动障碍(不完全性麻痹),体检时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后完善头颅MRI检查,未发现异常,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殊类型的癫痫发作性疾病,间歇期正常,有癫痫的可能。患儿的情况为持续肢体麻木无力,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肢体的麻痹而非抽搐,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对问题对答自如,既往无高热惊厥、癫痫、脑外伤史。加上多次行脑电图检查均正常,暂不支持该病。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性麻木这类患者会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一般2个月后出现肢体远端麻木,呈对称性,同时产生肢体无力,严重时会出现瘫痪、呼吸困难。但患儿病程、时间均不符合,暂不支持该病。精神系统疾病完善头MRI、肌电图、电解质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经多科室会诊后,基本排除孩子有器质性病变,考虑精神心理因素。精神心理科医生和患儿及其母亲进行深入谈话后,终于解开了孩子的病因。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次母亲是专程回来陪孩子做手术,孩子对鼻炎手术非常恐惧,自诉手术前、手术中都特别紧张,还曾在网上搜索手术的相关并发症,担心自己出现手术后并发症,出现脑神经损伤。在手术后孩子感觉肢体麻木,其小姨曾在孩子当面表示,如果手术出了什么问题,她一定不能饶了耳鼻喉科医生等等,孩子听到后很是恐惧(相当于暗示)。本来第六天时,孩子的「瘫痪」症状曾有好转,母亲提出孩子好转后,自己要继续外出务工,当天孩子的「瘫痪」症状骤然加重,以致卧床不起,遂转诊至我院继续治疗。诊断及处理
最终,患儿诊断为癔症性瘫痪,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对孩子予以心理疏导、心理治疗;同时和孩子母亲进行谈话,要求母亲配合安抚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母亲随后表示自己不再外出务工,并不再当孩子面谈论病情。在母亲的配合下。第二天后患儿可自行下床、吃饭,行走较前好转。三天后患儿出院,嘱精神科定期随诊。知识点复习
癔症,也叫分离转换障碍,是一种心因性疾病,其发病多由于患者受到明显的生活事件的刺激或强烈的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外加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薄弱,导致出现运动功能或(和)感觉功能出现障碍、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失调。临床上多表现为在清醒状态下,某侧肢体丧失感觉与运动能力,但是经过系统的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并未发现有器质性损伤。除瘫痪外,此类疾病还可有肢体麻木、抖动,抽搐、不自主动作等神经系统表现,有些孩子还会有打嗝、嗳气、声音嘶哑等非神经系统表现,心因性疾病表现多种多样,需要我们认真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需明确排除器质性疾病;存在分离性运动障碍;有心理因素致病的证据,症状的发展变化,在时间上与应激性事件有明确的相关关系。这类心因性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应尽快请精神心理科医生会诊,早明确诊断,并且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对治疗分离转换障碍非常重要。参考文献:
1、唐宏宇.方贻儒.等.精神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孙桂莲.官丽梅.孙雪.儿童转换型癔症66例临床分析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9):-.
3、邓雪宁.侯世文.外伤后癔症性瘫痪的治疗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4):94-95,96.
4、高鹏.洪仕君.杜绮.等.手术后出现癔症性瘫痪引发医疗纠纷1例.[J].中国司法鉴定.,(1):97-98.
5、孙桂莲.官丽梅.孙雪.等.儿童转换型癔症6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9):-.
本文作者:医院NICU李巍医院精神科刘富年
本文首发
儿科时间
题图
站酷海洛
编辑
菁媛、Rabbit
欢迎投稿
tuziwangy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