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社会性环境等诸多因素。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由于精神障碍发作不受控制,因此精神障碍患者还会出现伤及他人的举动,以下为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的精神状态改变及危害。(如患者出现打砸财物或人及自伤自残等暴力行为,请及时与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居委会、派出所联系,及时送往精防中心入院治疗)
1、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后可表现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患者常出现胡言乱语、杂乱无章、不知所措、行为无目的,病情较轻会出现精神恍惚、迷离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自伤、危害他人健康的现象。
2、精神障碍可使患者异常兴奋或者低落。病情较轻时莫名的低落或者异常的兴奋、不分场合高声歌唱等,不能正常的交际,生活、工作,对生活兴趣低下,情绪不稳定,甚至发生自杀或自残。
3、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时间较长,抗精神障碍类药物都会产生对患者的精神抑制或兴奋作用,用药过程中患者会产生心慌、出汗、恐惧等不良反应。病人急于摆脱这种强烈的痛苦,会出现冲动伤人或自伤。另外,长时间用药会损害身体其他器官的正常功能,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
4、精神障碍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有语言交流及一般性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语言理解困难,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讲的意思,言语表达困难,不能完整地、言语清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传达自己的知识。
5、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技能及行为认知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家属和周围人对于患者疾病的认识偏差或者能力受限等等。
6、长期患有精神障碍,患者会出现许多适应不良性行为。这些行为问题包括: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严重的躯体威胁,如自伤或冲动攻击行为;自我孤立,不与外界交往,有时可有拔毛、抓咬等行为;喜怒无常,尖叫,辱骂,生活不能自理,卫生较差。这些不良行为往往使患者不易安臵与回归社会,难于管理。
7、精神障碍患者在患病后性格改变。有的时候会表现出诸多异常,语言和行为让人不理解。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寡言少语,好独处,躲避亲友并怀敌意,生活懒散,不守纪律。或原来很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好发脾气,对人无礼貌。这就是精神障碍对于患者自身危害。
8、精神障碍患者对于社会的危害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有于精神障碍患者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所以很容易做出一些异常的举动,有时会将自己的遭遇归结于社会和他人,难以走出心理误区,偏执记恨社会或个人,采取过激行为,给社会及个人造成严重影响,在社会上也经常会发生一些精神障碍患者造成的悲剧,因此人们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恐惧。但是精神障碍患者更需要的是及时的治疗和大家的理解。
9、精神障碍患者同时还会伴随其他的神经类疾病,这些疾病对于患者的精神或者身体都有很严重的危害。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都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的危害的表现。
10、很多家庭因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出现而破裂,由于精神障碍患者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控制能力,作为精神障碍患者的家人不仅仅要承受患者因病态行为给家人造成身体乃至生命上的伤害,还要经济的投入(对他人或财物的危害),导致整个家庭的经济水平及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家人的工作和生活。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