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发展心理学概述
TUhjnbcbe - 2020/12/15 16:57:00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前身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广义的心理发展是指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对象是研究人从出生到死亡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这些年龄阶段包含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我们本次主要介绍个体发展心理学,下文如出现发展心理学如无特殊介绍皆指个体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的前身是儿童心理学,年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直到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年美国心理学家古德纳夫出版《发展心理学》,美国《心理年鉴》开始使用“发展心理学”做章的名称,以此替代了“儿童心理学”。自此以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在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

1.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都逐渐地、持续地发展着,由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

2.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即整个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个别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顺序。如儿童的思维总是从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

3.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从而有规律地过渡到下一阶段。

4.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它们达到成熟的时期也各不相同。如感知觉、机械记忆等早在少年期之前就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而逻辑思维则需至青年期才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5.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如儿童知觉的发展是记忆发展的前提,而记忆的发展又反过来影响知觉的发展。知觉为思维提供具体的直观材料,这是思维发展的基础,而思维的发展又完善了知觉,使之成为有目的的观察。

6.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由于人们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不尽相同,遗传素质也有差异,所从事的活动也不一样,心理发展的速度和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这就造成了同一年龄阶段上的不同儿童在心理上的差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背景

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统治一切,教育权被教会垄断,统治者把儿童当作小大人,不考虑儿童心理特点,要求儿童盲目服从宗教教育。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蒙田等人强调重视教育,遵循自然规律,照顾儿童个性发展。17世纪以后,人文主义教育在欧洲进一步盛行,如法国启蒙教育思想家卢梭提出“自然教育论”。什么是自然的教育?什么是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于是乎便有了教育家们的积极探索与研究。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观察研究自己的孩子,强调按照儿童心理进行教育,提出“教育心理化”的主张,以发展儿童的天性。

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贝尔开设幼儿园,编小人书,搞游戏活动,创制游戏玩具等,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为儿童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化论提出者达尔文在他后期发表的儿童心理发展观察报告——《一个婴儿的传略》里将进化论与心理发展相结合,探讨了人与动物在心理上的连续性与差异性,并从个体变化的途径中研究了人的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德国实验心理学家、生物学家普莱尔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自然观察、参与观察、实验与测量等方法对其孩子从出生到三岁进行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趋势。19世纪后期,欧美掀起了一股研究儿童心理的热潮,如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比内、史泰伦等人为该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随着基础心理研究的分化与发展,儿童心理学也演变的派别林立且空前繁荣,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格式塔、人本主义、皮亚杰认识发生论、维果茨基历史文化学说及比内—西蒙智利测验与遗传关系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派别渐渐地影响力变弱了,有些学派不断被修正与研究,表现出了活跃的生命力。自上世纪,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不断的扩大到人的一生心理行为机制的研究当中。

发展心理学的几个理论简介

一、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19世纪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整个欧洲教会文化浓郁,社会整体处于禁欲的文化气息当中,奥地利医学博士在辗转几个国家与当时多位著名的医生实习或进修,后与布洛伊尔在治疗了一位叫安娜.O的癔症病人的症状与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与解释,后发表了《癔症研究》一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的正式诞生。后来布洛伊尔放弃了谈话治疗,继续他的生理治疗,年轻的弗洛伊德医生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自由联想、梦的分析及大量的临床研究提出了人的心理活动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是指人能够认识自己与环境的部分,它是一种较为表面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包括原始冲动、本能、被压抑的欲望及被压抑的创伤等较为深层的心理能量,它不能被本人意识到,它追求即使满足,是人类经验的储藏库。前意识是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前意识在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是在集中注意的情况下回忆的情况下可以被意识到,有些前意识可能长时间不调动到意识之中会被压抑到潜意识当中。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只占到个人心理的一小部分,就如冰山露出水面的的部分,水面下面的看不见的冰体部分为潜意识,冰山介于水面的部分为前意识。所以弗洛伊德此理论也被称为冰山理论。

弗洛伊德后期基于性驱力假说提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储藏室,它由先天遗传的本能冲动或者内驱力所组成,代表人的生物主体,是人的一切欲望能量的来源。本我完全是无意识的,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即刻满足。自我是由本我发展而来,遵循现实原则行事,调节本我与外界、超我的关系,使本我适应外界要求,推迟本我能量释放,直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对象被发现或产生出来为止。超我脱胎于自我,是社会化了的道德自我,按照社会道德与良心行事,同时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动力主要来自于生物本能,人格的发展来自于几个关键欲力区域的满足与否上,因此他把人格发展具体划分为: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口唇期(约0-1.5岁):这时候孩子的嘴巴、口唇和舌头一带特别敏感,孩子主要的欲望满足来自于吮吸、咬和吞咽顺利进行。孩子最初性满足的对象来自于乳房或者奶瓶,其后可能过渡到手指、奶嘴或者磨牙棒。

肛门期(约1.5-3岁):这时候孩子性满足的主要方式来自于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这时候也是建立规则的时候,父母可以主动训练孩子在小马桶上大小便。

生殖器期(约3-6岁):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儿童的性满足主要来自于抚摸和欣赏自己的生殖器。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恋父、恋母期。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候儿童可能出现嫉妒、排斥同性别父母,喜欢异性父母的情况。

潜伏期(约6-10岁):前一阶段如果自然度过的话,孩子可能逐渐放弃恋父、恋母情结,转而认同同性别父母,以同性别父母为榜样行事。加之儿童到了入学年龄,儿童渐渐地将兴趣转向同伴游戏、学习本身及体育运动等。

生殖期(10岁以后):如果前面几个时期没有受到适应上困难,孩子会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后期可能会把更多的性满足对象指向超我允许的异性。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人格水平的差异是来自于上述各阶段需要的满足与否造成的,如果某一需要不被满足或过度满足,都会造成“固着”现象。人格出现“固着”现象,不论你到了什么年龄阶段,都会出现那个年龄阶段的人格特征。

人们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极大地挑战了当时的禁欲主义和理性主义,同时由于过分强调生物决定论和泛性论而受到一些支持与质疑。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最有成就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他早年师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学习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家哈特曼与沙利文等人理论。埃里克森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汲取了营养,修正了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认识到人格的发展是内在的成熟和外在的社会要求交互作用决定。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以个体自我为先导,自我按生理的成熟顺序与内在成长和社会要求相结合,形成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心理社会发展过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同一性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体都有一种确定的危机,都以一个特定的任务为其特征。如果要使随后的发展正常进行,这一发展任务就必须很好地完成。

埃里克森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环境中的个体受到来自他人的期待,该个体会发生内在的改变。

第一阶段,婴儿期前期(0-2岁):

人格冲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目标: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此时不要认为婴儿只要吃饱不哭就行,这就大错特错了。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因为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第二阶段,婴儿期后期(2-4岁):

人格冲突:自主对羞怯或怀疑

目标: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并且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因此,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第三阶段,幼儿期(4-7岁):

人格冲突:主动感对内疚

目标: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路线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

第四阶段,童年期(7-12岁):

人格冲突:勤奋对自卑感

目标: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

第五阶段,青春期(12-18岁):

人格冲突: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

目标:建立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放弃自己,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要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

人格冲突:亲密对孤独感

目标: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5岁):

人格冲突:繁殖感对停滞感

目标: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

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教育。他认为,生育感有生和育两层含义,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生育感。反之没有生育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展心理学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