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啥叫真正的贵族精神,也就是通常所谓的
TUhjnbcbe - 2022/8/17 19:58:00
北京哪家手足癣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尚礼文化是贵族社会的共同特点,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教养,是贵族精神与平民精神最为鲜明的区别所在。先秦社会的礼仪无处不在,礼是春秋贵族们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大到战争外交,小到吃饭睡觉,从穿衣戴帽到宴会上怎么与客人交谈,每个细节都有相当繁琐的要求。今天的我们如果翻阅《周礼》之类典籍,就会感觉有的记载过于繁琐古板。孔子有句话一直以来被人诟病,那就是“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成为孔子为奴隶主代言的铁证。其实只要深入了解了当时上层贵族们的生活状态,我们就会对这句话抱有平常心。

春秋贵族文化的首要标志就是礼。春秋时代的上层社会中,礼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包括在战场上,人们也需要遵守战争礼。春秋时代以车战为主,因此战争双方必须选择一处平坦开阔的地点,约好时间同时到达,列好阵势鸣起战鼓,然后驱车冲向对方。所谓“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仁宇说:“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候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都离不开礼的约束。”孔子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我们就先从最重要的*礼和祭礼谈起。

公元前年(鲁僖公二十二年),宋楚战于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宋*已经摆好阵势,可是楚*尚未渡河,宋*大司马子鱼进谏:“楚*人多,我*人少,我们不妨趁着楚*还没有过河击败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渡河,还未摆开阵势,子鱼又请求攻击,但是宋襄公再次否决了他的建议。等到楚*摆好阵势,双方展开决战,宋*大败,宋襄公被箭射中大腿,其门官(守门之官,也是诸侯禁卫*。杜预注:“门官,守门者,师行则在君左右。”孔颖达疏:“此门官盖亦天子虎賁氏之类。故在国则守门,师行则在君左右。”)全数被歼。

回去后国人都很怪怨他。但是宋襄公解释道:“你们还不了解战争规则。古时候的上层贵族打仗,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古之为*,君子不重伤),不擒获须发斑白的敌*老兵(不擒二毛),不在狭隘地带阻击敌人(不以阻隘)。我虽然是早已灭亡的殷商之后,可是我绝对不去攻击还没有列好阵势的敌*(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说:“这是您还没有搞懂战争法。打仗以胜利为目的。哪有这么多规则可言。如果真如您所说的那样,我们只管做他们的奴仆好了,还打什么仗呢?”

第二年五月,宋襄公伤重不治去世,临终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赠送了逃亡在宋国的晋公子重耳二十辆马车。重耳逃亡在外逾二十年,所过各国或认为他没有投资价值,“不礼之”(卫、郑),甚至给予他人格上的侮辱,“曹共公闻其骈肋(指肋骨长成一片,并非根根排列),观其裸”。或者向他提出各种苛刻的交换条件(楚、秦),或者居心叵测(齐),唯一对他无欲无求,慷慨伸出援手的,只有后进于礼乐的狄国和先进于礼乐的宋国。

《公羊传》及《史记》对宋襄公此举都给予了肯定评价。《公羊传》写道:“当时的君子们都赞赏宋襄公这种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的做法。以为即使周文王在世,能做到这个地步也算不错了”。《史记》也写道:“宋襄公在宋国当*期间,修行仁义,想做盟主,虽然他战败了,可是当时的君子们对他的正面评价都很高。感叹在当时礼义缺乏的中国大地,依然有宋襄公这样禀守礼让之风的人”。

对宋襄公的评价从宋代苏东坡的《宋襄公论》之后有了改变,直到老人家那句名言将他在现代人心目中的印象作了盖棺定论。苏东坡说:“不管怎么说,宋襄公都要为这次战争的失败担负主要责任”(至于败绩,宋公之罪,概可见也)。当然,苏东坡写的是时论文,有感于当时北宋孱弱的对外战争而发,只是一家之言。老人家说道:“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许多人理解此语,以为老人家不要仁义道德,其实大谬。老人家是说,“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对于宋襄公而言,楚庄王明显就是豺狼一只,跟豺狼还讲什么仁义道德。宋襄公讲了,就是蠢猪,蠢猪肯定会被狼咬。

与此相对,不久后的晋楚之战中楚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遇到的可不是宋襄公,而是晋襄公。鲁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年),晋国侵犯蔡国,楚国出兵相救,两*隔着泜水摆开阵势。晋国大夫阳处父与楚国令尹子上说:“我听说文斗不能违犯情理,武斗不能躲避敌人(文不犯顺,武不违敌)。你如果想打,那么我退兵三十里。等你过河摆开阵势,什么时候开战听你安排。要么你退兵三十里让我过去,我们决战一场。否则劳民伤财,对大家都没有好处”。说完矗立在战车上,等子上回话。子上就想过河,却被身边人拦住:“不行。晋人无信。如果他们趁我们半渡而击,那时后悔可就晚了。不如让他们过河,我们半渡击他们”。于是向后退了三十里。没想到阳处父马上当众宣布:“楚*逃跑了,我们胜利了”,然后带着*队回国了。楚*一看没仗打,再说蔡国之围也解了,于是也班师回朝。楚国太子商臣与楚王说:“子上肯定是受了晋国贿赂而故意逃避战争,此乃楚国奇耻大辱,子上这人罪大恶极”。楚王遂诛杀子上。

鲁成公十六年(公元前年)的晋楚鄢陵之战中,楚*被晋*追击到险阻之地,按照战争法,晋*本应停止追击,可是晋*却紧追不舍,眼看楚*就要全*覆没,大夫叔山冉对神箭手养由基说:“虽然君王命令你不能随便放箭,可是现在为了国家利益,你必须射”。养由基于是张弓放箭,箭无虚发,被射中的人一律死掉。叔山冉抓起晋*尸体扔向敌*,将追兵战车前的横木撞断,晋*这才停止追赶。

当时的参战各国严格遵守一部叫做《司马法》的战争法。《司马法》是一部上古*礼法,也是中国最早的兵书。其《仁本》篇写道:“以仁为本,以义为正。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成鼓成列,争义不争利”。追逐逃跑的敌人,敌人跑到战场一百步之外,即为安全地带,不能再追了。因此“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中跑出五十步那个逃兵笑跑出百步的逃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不在安全地带,会有被追兵杀死的危险。而敌方大部队退出阵地九十里(三舍),即为认输,也不能继续追杀,否则就是不遵守战争法,“违礼”。

晋楚“两棠之役”中,晋*战败逃跑,战车陷在坑里不能前进,追上来的楚*教他们抽出车前横木,可是没走多远,马盘旋不能前进,楚国人又教他们拔掉大旗,扔掉车辕头上的横木,晋*这才逃了出去。可是晋*不仅不感谢饶命之恩,反而转过头来跟楚*开玩笑:“还是你们逃跑起来有经验啊(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这些在今天看来仿佛小孩过家家的战争事例充分说明,在*礼的制约下,春秋时代的战争相对比较节制和文明,而且一般都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决出胜负即宣告战争结束。

晋公子重耳流亡楚国,楚成王热情招待了他,席间问道:“如果你重返晋国执*,你拿什么报答我?”重耳说:“如果有一天晋楚发生了战争,晋*可以退避九十里(辟君三舍)。如果退*九十里还是不能让您满意,我只好左手持弓,右手搭箭,跟您周旋到底了”。不久重耳回去即位,是为晋文公。鲁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年),晋楚果然爆发了城濮之战,晋*信守承诺,退*九十里。按照战争法,此时楚*就可以说赢了,应该撤*了。楚*大部分将士也表示不再追赶,准备撤*,可是统帅子玉不行。派出帐下力士请战:“把你们的武士派出来,我们进行一场角斗游戏。君王您只要靠着马车横栏观看即可,我也跟着一起看看”。晋文公让栾枝回答:“我一直没有忘记楚王对我的恩惠。我还以为您早就退兵了呢。既然到了这个地步,那么麻烦您跟您的将士们说,驾好你们的战车,忠于你们的君王,明天早晨我们决一死战”。第二天楚*战败,子玉引咎自杀。

当时的上层贵族在战争中都非常讲究*礼,顾炎武曾经对这种*礼文明赞赏有加:“终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车战之时,未有斩首至于累万者。先王之用兵,服之而已,不期于多杀也。杀人之中,又有礼焉”。就是说,那时候的打仗,并非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标,只是想让对方服气而已。那时候诸国称王争霸,要的也只是国际上承认他的霸主地位,而非灭国绝祀。

鲁成公二年(公元前年),齐晋战于鞍(今山东济南西北)。齐顷公一大早就下达战斗命令:“我暂且将他们打败后再吃早饭吧”(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然后战马尚未披甲就冲入敌营。但在晋*顽强抵抗下,齐*大败,晋*将领韩厥追赶齐顷公不舍。齐顷公的御者邴夏与齐顷公的车右逢丑父说:“射那个站在中间驾车的人,他是个真正的君子”。但是齐顷公不让射:“知道人家是君子却射死他,这不符合*礼”。然后逢丑父张弓搭箭,将韩厥的车左射死于车下,车右射死在车里。

趁着韩厥弯腰放置车右尸体的工夫,逢丑父和齐顷公换了位置。结果逢丑父的车子被树枝挂住,因此被韩厥追上。韩厥拿着马缰走到逢丑父车前,拜了两拜,以头触地,捧着酒杯和自己的玉璧一起献上,并且谦卑的说道:“我们国君派我们来,多次嘱咐我们不要深入贵国土地。下臣不幸在*队中服役,又不能逃避*役,也不敢临阵奔逃,也曾经向我们君王报告了我的无能。可是由于君王谬爱,我只好勉为其难,暂时代理这个职务”。逢丑父于是让齐顷公下去取水,齐顷公趁机逃走了。韩厥将逢丑父擒获交给晋*主帅郤克,郤克要杀掉逢丑父,逢丑父大喊道:“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个代替他的君主遭受患难的人,现在您的面前就有一个,您还要杀掉吗?”郤克说:“一个人能够不顾生死使得自己的国君免除祸患,这种人我杀了不吉利。还是把他放了吧,也用来劝勉那些侍奉国君的人”。于是就把逢丑父放掉了。

鲁成公十六年(公元前年),晋楚发生鄢陵之战。楚共王一只眼睛被晋*将领吕锜射瞎,楚共王叫来神箭手养由基,交给他两支箭,让他射死吕锜。养由基一箭将吕锜的脖子射中,吕锜死在了装弓的袋子上,养由基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回去复命。晋*将领郤至三次碰到楚共王的卫兵,每次见到楚共王时,他都会下车脱掉头盔,快步走向楚共王的下风位置。楚共王就派使者去问候郤至,并且送了他一张弓:“在战事方殷之时,有一个身穿浅红色牛皮*服的将士,那是一个真正的君子。每次见了我都小步快走,不会是受伤了吧”。郤至接见了使者,脱下头盔对楚共王的关心表示了感谢,并且说道:“您的外臣跟随我们国君参加了这次战斗,托您的福,我身穿甲胄,没有受伤。感谢您对我的关心。由于战事的原因,谨向使者敬肃礼”。然后向使者行了三次肃礼而退。段玉裁解释:肃者,立而低头下手,如今人之揖也。

韩厥追赶郑成公,他的御者杜溷罗说道:“赶紧追。他的御者屡屡回头看,心思不在马身上,能追上”。韩厥说:“不可以再次侮辱对方的国君”,于是停止追赶。郤至接着追赶郑成公,他的车右茀翰胡说道:“你可以派一辆轻车从小路截击,我从后面紧追不舍,就能抓住他”。郤至说:“伤害了对方的国君是要受到刑罚的”,也停止了追击。轻车为攻击型战车,机动性能好,便于往来驰骋。

鲁桓公五年(公元前年),周桓王亲自率*讨伐郑国,郑*摆开鱼丽之阵,用二十五辆战车作前锋,一百二十五名步兵紧随其后,每五辆战车后跟着一辆阙车,负责警戒和补充缺损的战车。双方战于繻葛(今河南长葛北),周王*队大溃,郑*祝聃一箭射中周王肩膀,但是不严重,周王还能继续战斗。祝聃请求追赶周*,但是郑庄公止住了他:“君子不能欺人太甚,何况凌辱我们的天子呢。我们只是自卫反击而已,只要国家社稷不至于灭亡,这就足够了”。夜里,郑庄公派人慰劳周桓王,并且慰问了他的左右随从。

那时的贵族对“犯上”这件事很为谨慎,因为这是无礼的表现。“这个故事反映了贵族社会的一个重要信条,就是对对方君主保持尊重”。(张宏杰语)因此晋国的将*要在战争中给齐国和楚国的君主行礼致敬,对郑国的君主网开一面。郑国国君对身为周天子的周桓王更是礼敬有加。

那时上层贵族忽视*礼的下场是极其危险的。鲁宣公二年(公元前年),宋郑战于大棘(今河南柘城西北)。战前宋*统帅华元杀羊犒赏士兵,他的御者羊斟却没有吃上。战斗打响后,羊斟说:“那天分羊肉你做主,今天赶车我做主”。(畴昔之羊,子为*;今日之事,我为*)。说罢驱车冲入郑*阵地,华元因此被俘。同时被俘的还有一个叫狂狡的武士。狂狡追击一个郑国士兵到井里,然后将戟调转,将这个人拉了上来,却被该郑*俘虏了。当时的君子对羊斟和狂狡都有评价。

评价狂狡说:“狂狡不懂战争礼仪,违抗主将命令,活该被擒。一个武士在战争中要以发扬刚毅果断的精神而且服从命令为天职(戎,昭果毅以听之之谓礼)。上阵杀敌就是果断,扩大战果就是刚毅。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就要被杀(易之,戮也)”。评价羊斟说:“羊斟不是人。他以一己之憾居然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对他施行如何严厉的惩罚都不为过(非人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于是刑孰大焉)。《诗经》上说的良心大大坏了的人就是他这种人吧(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年)周历十二月,孔子主持了鲁国一场大型蜡祭。蜡,寻求探索的意思。蜡祭对象为神农氏及其属下众神,如田舍之神、田间设施之神(渠神、坊神)等能对一年作物收成作卓越贡献的神灵。由于这些神分布在四面八方,因此也称“八蜡”或者“腊八”。

《礼记郊特牲》:“八蜡,人记四方。”何况并不是只有八位神灵。此外,祭祀的神灵还包括动物神,如猫神。为何要迎猫神,因为猫能吃田鼠。还有虎神,因为虎能吃野猪。蜡祭的规格随当年收成好坏而有不同,收成好就大肆庆祝,收成不好就低调或不举行蜡祭,以免劳民伤财。

蜡祭这天,鲁定公头戴*皮帽子,身穿素服,腰系葛带,手执榛杖。卿大夫们穿戴整齐。百姓们也准备好“牺牲”(即祭品),打扫清洁后穿上祭服。大家按照主持人孔子的安排,嘴里念着祈祷的祝词,呼喊众神享用祭品,气氛庄严肃穆,就好像众神真的在身边一样。孔子对祭祀有个要求:“祭如在”。也就是说,祭祀时,当作众神就在身边,祭完后,远离众神,不再招惹他们,敬而远之。

蜡祭结束,那些祭神的酒肉就需要分一下。分肉的这个人就叫“宰相”。书上说孔子做了鲁国司寇后“摄相事”,后人将此“相”附会为后世位高权重的国家二把手那个宰相,其实谬之千里。他当的是分肉宰相。后来的汉相陈平,年轻时没事干,就在村里混吃混喝,主持分祭肉。他分得很公平,既没有让哥嫂占便宜,自己也没有吃回扣,村民们于是举大拇指称赞,说:“陈平把肉分得很公平”。陈平一听大乐,“我以后当了宰相宰割天下,也会这么公平!”

祭神结束后,孔子曾问过子贡:“你高兴吗?”子贡说:“整个国家的人都好像中了邪,集体发癔症,我凭啥要高兴?”孔子听了很无奈,只好耐心地说:“其中的道理已经超出你的理解范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大家伙辛苦劳累了一年,就放松这几天,狂欢一下,有何不可。如果没有节日,人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其实,子贡是真的搞不懂,不是装的。蜡祭之礼,据苏东坡考证,最初是一帮山野乡民组织起来庆丰收的。每到蜡祭这几天,乡民们就组织起来,有扮猫的、有扮虎的、有扮各种神灵的,乱舞一气,图一乐而已。这些舞蹈都带有原始巫术和图腾崇拜的遗韵。他们穿着*衣服、带着*帽子,为何是*色?因为丰收的庄稼呈金*色。升入庙堂之后,一切就庄重起来,天子礼毕要送给诸侯们鹿和女子,告诫他们,沉迷于游玩和美色是会亡国的。(出自《礼记·郊特牲》。)子贡是商人,也就是殷人之后。子贡说,纣之恶,不如是之甚也,就是替老祖宗翻案。他们家世代经商,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农民为何在一年之终会如此兴奋。

照礼,孔子主持把肉分开后,鲁定公要把分开的祭肉亲自送到八个大夫手中,以示对这些人的重视。但鲁定公和季桓子却并没有在这样极其重要的公众场合下露面,他们一起去看齐国送来的女乐表演的歌舞去了。孔子很伤心,于是乎辞职,开始了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生涯。有人可能想问:“孔子又不是没吃过肉,为何那么在乎一块祭肉?”其实这不是肉的问题,而是礼的问题。子贡祭祀祖先,没有杀羊,孔子很生气地说:“你怎么这么小气,舍不得这只羊,我却爱这套礼。”其实,子贡并不是舍不得羊,他是不喜欢这套流于形式的玩意。他是商人,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可孔子喜欢,礼是他的立身之本,代表尊严和荣誉,不能不认真对待。

手头宽裕就买套《四书五经》看看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啥叫真正的贵族精神,也就是通常所谓的